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作者:郭福平    文章来源:科学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6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1980年建立,1988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6500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柞水、宁陕、长安3县交界处,地处秦岭东段山顶平台及其两侧。

 

二、自然环境

 

牛背梁为一个断块高山地,岭南深谷峭壁,山势陡峻,岭北多山顶平台(图1)。海拔一般在1000~2700米,最高峰牛背梁海拔达2820米。平台即山顶谷地或山间盆地,当地群众称“塘”,面积约13.5~66.7公顷不等。“塘”内遍布松花竹,避风向阳处还有小溪流过,为扭角羚越冬理想的栖息地。保护区夏季温凉温润,冬季寒冷干燥。

图1

 

三、植物资源

 

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生长茂盛,林相整齐,主要树种有山杨、栎、华山松、油松、红桦、落叶松、冷杉、云杉等。区内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即松、桦林带,分布在海拔1000~1700米;针阔叶混交林带分布在海拔1700~2500米;亚高山针叶林带分布在海拔2500~2800米,主要为秦岭冷杉纯林,林下松花竹繁茂。

 

秦岭冷杉是我国特有种,只分布陕南、鄂西与陇南2300~3000米地带,分布区较狭窄,具有一定经济和科研意义。秦岭冷杉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野生动物有134种,其中兽类43种,鸟类82种,两栖、爬行类9种。

 

保护区内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扭角羚、豹黑鹳;二级有林麝、小熊猫、金猫、青羊、太白血雉、红膜角雉、大鲵等。此外保护区也是大熊猫的分布区。

 

重点保护动物——扭角羚  (图2)

图2


(1)分类地位:

扭角羚为哺乳动物门、偶蹄目、牛科、羊亚科动物,共有4个亚种。

 

(2)外形特征:

亦称“羚牛”,“白羊”或“金毛扭角羚”。外貌似家牛,体长2米左右,成年雄性体重200~300千克,尾较短,吻鼻部高而弯起,似羊。肩高于臀,角粗而弯向两侧。其毛色色泽依老幼而不同。幼体污白,成体白色,老兽金黄色。秦岭亚种是四个亚种中最美观的亚种。

 

(3)生活习性:

该亚种为高山动物,一般生活在1500~1400米的山地,有随季节垂直迁徙的习性,在秦岭栖息于1400~2800米之间的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它的食物以草类为主,辅以嫩枝、树皮、树叶。春季常下至1500米左右的山谷中,以禾本科的黄背草、鹅冠草、羊胡子草、早熟禾、百合科的野百合、藜芦等以及新生的竹笋、竹叶、野芹菜、苔草等为食;夏季随气温上升迁至海拔高处,仍以草类为食;秋季扭角羚择食种类繁多;冬季进入山脊平台;以松花竹、树皮、灌木嫩枝为食。

 

(4)繁殖:

夏季6~8月间进入交配期,孕期8个多月,次年2~3月产仔,每胎1~2仔。该亚种营群体生活(图3),每群20头~60头不等。

图3

 

  保护区地形闭塞,森林覆盖率高。50年代初期,扭角羚数量多,约250~300头。由于开发建设,破坏生境、围猎等人为干扰,数量减少,1981年仅存72头。保护区建成后,珍稀动物羚牛的数量有所增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