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作者:郭福平    文章来源:科学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6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1975年建立,20016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3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白颈长尾雉。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部开化县境内,地处南岭山系怀玉山脉。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强烈切割的波状中低山山地,由3条主岗和2条大沟组成,多悬崖峭壁,一般坡度为3070°,地形复杂,形成了多种小气候环境。气候特点是受季风影响大,冬暖夏凉,温暖湿润,四季变化明显。年平衡气温16.3℃。无霜期250天;年降水量1778毫米,最高达2564毫米,年降水140天,主要集中在46月。区内山溪源短流急,水量充沛,茶和柏树坑2条大沟,西流入江西德兴县的乐安江,再流入鄱阳湖,汇入长江水系。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木本植物有467种,其中裸子植物有14种,被子植物有453种。森林植物区系特点:

1)地处浙、赣、皖三省交界处,是华东植物区系、华中植物区系相联的重要过渡地带,还因山体海拔较高,植物区系兼有南山相承的特色;

2)以华东植物区系为主,兼有华南成分及北温带成分、日本植物成分、东亚北美植物成分、印度—马来西亚植物成分、大洋洲植物成分和泛热带成分,因此保护区植物区系非常复杂。地带性植物被为常绿阔叶林,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海拔800以下的沟谷、山坡地带,有甜槠、野含笑林及甜槠、木荷、青冈栎林等。野含笑林在其他常绿阔叶林中是少见的,而在古田山是主要建群种,成分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特色和主要保护对象。8001000米沟谷地带为常绿落叶混交林,如紫茎林,主要组成树种有大叶槭、糙叶树、紫茎、苦木、鄂椴等。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林、黄山松林以及杉木、柏木人工林。

国家级保护植物二级有香果树;三级有凹叶厚朴、紫茎、黄山木兰、缺萼黄连、天麻等。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兽类有25种,鸟类有46种,两栖类有14种,爬行类12种。兽类主要有猕猴、灵猫等,鸟类主要有红头长尾山雀、灰树雀、大山雀、画眉、八哥、四声杜鹃、竹鸡等;两栖类主要有蛙类;爬行类有龟、蛇等。

 

国家级保护动物一级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二级有猕猴、大灵猫、黑熊、穿山甲、白鹇。

 

  (一)白颈长尾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1

1


鸡形目、雉科。又名横纹背鸡、地鸡,是我国特产的珍禽和名贵的观赏鸟。雄鸟冠羽为橄榄褐色,上背肩部栗色,下背和腰杂有黑白横斑,腹部白色,尾灰色并具栗色横纹,全身色彩极为鲜艳。雌鸟体羽棕褐色,上体杂以黑色斑纹,背部有白斑,尾短,体长4585厘米。雌鸟的喉、前颈黑色。

白颈长尾雉为林栖鸟类,以阔叶混交林为主要栖息地并随季节而转移。冬季、早春多在海拔300500米的山地灌丛觅食栖息;春、夏则迁移到5001000米的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觅食栖息,并在此交配繁殖;秋季则迁到10001500米以上食物更丰富的高山栎林带。

一般4月初进入发情交尾期,每只雄鸟与23只雌鸟配偶,置巢于隐蔽地面草丛中,每巢产卵312枚,雌鸟孵卵,孵化期2124天。它们不善飞翔,善奔跑,性机警,听觉敏锐。除繁殖季节外均在树上单独或35成群栖息过夜。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天敌有豹猫、花面狸、鸢及蛇等,以豹猫危害最大。

白颈长尾雉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在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的一类,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为附录I禁止贸易的种类。

 

  (二)竹鸡(图2

2


  鸟纲、雉科。体长约30 厘米,上体大多为黄橄榄褐色,各羽有赤褐色羽干斑。颈侧褐灰色,背部具栗色和白色斑,胸部蓝灰色,延及两肩成领圈状。腹部棕色,有黑色条纹。竹鸡栖息丛林中,雄性好斗。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