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作者:郭福平    文章来源:科学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6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1975年建立,面积39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珍稀濒危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及山地混合森林生态系统。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宝兴县东北部,地处邛崃山西坡。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本区自第三纪以来,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山体剧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山高坡陡谷窄地形。境内北段山体海拔在4000米以上,如东北侧的二十四海拔4896米,而南段山体均在4000米以下,南缘东河降至1000米,区内海拔相对高差达3500米。年均温5.97.2℃,无霜期228242天;年均降水量变动于7001300毫米之间,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主要河流为东河,全长约90公里,西岸有泥巴沟、大地沟2沟,东岸有锅巴岩沟、黄店子沟等八沟的沟水纳入。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429种,其中蕨类22种,裸子植物12种,被子植物395种。植被垂直带谱明显:

1)海拔9001500米之间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树种为壳斗科栲属、樟科樟属、山茶科木荷属;

2)海拔150020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除常绿树外,还有珙桐、水青树、槭、桦等落叶树种;

3)海拔20002900米为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有红杉、铁杉、桦、槭、椴等,林下为茂密的冷箭竹、大箭竹、拐棍竹,总面积达110000公顷;

4)海拔29003500米之间为亚高山针叶林,以冷杉为主;

5)海拔35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高山灌丛草甸与流石滩植被。

国家保护植物一级有珙桐;二级有水青树、连香树、四川红杉等。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有390种,其中兽类68种,鸟类280多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14种、鱼类7种。在此地繁殖的有340种。区系的显著特点是东亚南部的物种和中国西南高山区特有物种多。中国或四川特产动物达73种,其中兽类有大熊猫等17种,鸟类有斑尾榛鸡等33种,爬行类有美姑脊蛇等6种,两栖类有大鲵等10种和鱼类7种。区内动物垂直分异明显:

 

1)海拔2200米以下亚热带物种为主,代表动物有水鹿、小灵猫、果子狸、画眉、日本林蛙、斑腿树蛙等;

2)海拔22003600米以喜马拉雅物种为主,代表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小熊猫、血雉、棕点湍蛙等;

3)海拔3600米以上,代表动物有白臀鹿、白唇鹿、雉鸡、绿尾虹雉、雪鹑等。

 

保护区是大熊猫、金丝猴等标本的采集地。1869年从宝兴采到金丝猴标本,引起了世界生物学界的巨大兴趣。从此,宝兴被誉为“采集圣地”。解放后从宝兴捕获作为“国礼”送往国外的大熊猫有80多只,国内还有20多只。

 

保护区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大熊猫、扭角羚、白唇鹿、白臀鹿、雪豹、绿尾虹雉、斑尾榛鸡等;二级有猕猴、短尾猴、小熊猫、金猫、猞猁、马麝、水鹿、大灵猫、小灵猫、斑羚、岩羊、红腹角雉、藏马鸡、血雉、红腹锦鸡、大鲵等。

 

  (一)斑尾榛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1

1

 

鸡形目、松鸡科,又名羊角鸡。上体具相间排列的栗色、黑色横斑;雄鸟头顶具羽冠,头顶、枕部深栗色,散布着黑、灰色点斑;眼后到后颈有一条褐、黑色斑点的白纹;耳羽深栗色。外侧尾羽黑褐色,具狭形白色横斑和白色羽端。雌鸟体色不及雄鸟鲜艳,眼后的带纹淡黄缀白。

斑尾榛鸡生活在3000米左右的高山灌丛或针叶林中。为留鸟。

 

  (二)马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图2

2

 

  偶蹄目、麝科。全身呈沙黄淡褐色。体毛粗,脆而易断。成体背面具隐约斑点,颈纹不显,鼻端无毛,黑色。

  马麝栖息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丛或草丛等地。性胆怯且孤独,多独居生活。活动有固定路线,行动轻快而敏捷,善于奔越悬崖峭壁,主食多种高山灌木树叶和青草。

 

  (三)血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图3

3


鸡形目、雉科,又名血鸡。体长3646厘米,雄鸟额、眉纹、颊黑色;头顶灰色,部分羽毛向后延伸成冠状。背、腰、尾上覆羽黑褐色,具白色羽干纹及灰色宽缘,最长的尾上覆羽具绯红色边缘;胸、胁及腰灰褐色,尾下覆羽黑褐色。雌鸟体羽大都暗褐色。

血雉栖息于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随季节变化有垂直迁移现象。46月进行繁殖,筑巢于树基部的洞中,产卵26枚,孵化期为2124天。为留鸟。

 

保护区可以作为遗传资源的原地保护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