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山自然保护区
石人山自然保护区1982年经河南省批文建立,面积133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地处伏牛山东麓。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中等切割的波状低山和强烈切割的脊状中低山。山脊起伏呈锯齿状。主峰哈蚂石海拔2153米,为伏牛山东部第一高峰。山体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气候宜人,有“六月不热疑春秋”的特点。年均温10℃左右;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石人山所处的伏牛山为长江、黄河、淮河之分水岭。区内溪泉河道纵横,为沙河之源。
三、植物资源
保护植物有1500多种,区系组成以华北区系植物为主,兼有西北、西南及东北区系植物。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植被垂直分异明显:
(1)海拔13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带,由栎类、漆树、山杨等组成,河谷则为灰楸、核桃、千金榆等树种;
(2)海拔1300~1800米为针阔叶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有油松、白桦、椴树、榛子、水曲柳等;
(3)海拔1800米以上为针叶林,主要树种有华山松,铁杉、冷杉等。
国家级保护植物二级有连香树、山白树、香果树、杜仲、狭叶瓶尔小草等;三级有华榛、青檀、领春木、黄檗、核桃楸、水曲柳、野大豆、延龄草、天麻等。省级保护植物有青钱柳、楸皮杨、粉椴、厚壳树、粗榧、河南海棠、山桐子、山拐枣、巴山冷杉、铁杉、红豆杉、望春花、河南杜鹃、暖木、党参、石槲、草芍药、三七、贝母等。
(一)石槲(图1)
图1
兰科植物,别名铁皮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丛生,叶互生。总状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蒴果,种子多数。花期为5~6月。茎入药,具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功能。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燥烦、病后虚热等症。
(二)三七(图2)
图2
五加科植物,别名田七、人参三七、金不换。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直立,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顶端。伞房花序顶生,花淡黄绿色。浆果状核果,扁果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干燥根入药,具有止血化瘀、消肿止痛功能。主治外伤肿痛、吐血、血崩、痈肿疮毒等症。
四、动物资源
金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3)
图3
隼形目,鹰科。体长约86厘米。雌雄同色。头、颈黄棕白,两翼飞羽除最外侧三枚处,均缀有白色,身体其余部分暗褐色。尾羽灰白,端部黑色。成鸟翼、尾部均无白色,头顶羽色为金褐,喙黑褐色,趾黄色,爪黑色。
金雕多栖山地,常栖息高山岩石、大树上。营造巢在高大乔木上,每窝产卵2枚,卵青白色。
五、旅游资源
保护区奇峰怪石林立,景色天成。有“雄峻赛五岳,奇秀冠中华”的赞誉。山上有30多个景点,诸如石人峰、千丈岩、王母桥、女娲石、仙人桥、南天门、金龟望月等。山下有温泉5处,建有汤池,水湿可达58℃。山间森林密布、清泉长流,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石人山临近焦枝铁路。交通便利,同时靠近工业城市——平顶山市。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