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者:郭福平    文章来源:科学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13

 

羌塘自然保护区于2000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全国第二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保存完整的、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及多种大型有蹄类动物。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绵延无垠的群山相间,间有湛蓝的湖泊镶嵌在谷地低处,蓝天下雪山洁白,保护区无霜期短,只有几十天。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地热、地质遗迹、矿产、冰川、岩洞等等,美不胜收。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的低海拔水草丰美。区内植物种类不丰富,而且生长期很短。一些种类,如:红景天,需要在短短几十天内就完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生命过程,然后转入休眠期。

 

红景天指景天科红景天属的一类植物,这类植物在全世界共有90多种,主要分布北半球海拔3000-5600米的高山碎石带、沟谷水边、河滩湿地、高寒地带等处。而我国有70多种,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山地分布约50种。因此,青藏高原是红景天属植物的集中分布区。

 

红景天植物是根茎木质化了的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或小半灌木,枝叶密集,成丛生长,通常被称为垫状植物。红景天的高度多在5-30 cm,叶为肉质叶,叶的气孔白天关闭而夜间开放,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下生存。

 

红景天中的不少种类植株呈现红色,分外鲜艳。特别是在其生长的后期,经霜打以后,会变得火红火红的,与蓝天白云和高原雪被相映成趣,自成一景。图1为大红红景天。

图1  大红红景天

 

红景天有很高的医疗和保健价值。具有扶正固本、滋补强壮、活血化淤、消肿等作用,而且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和美容健肤的功效。

 

四、动物资源

 

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被称为羌塘的“三大家族”。保护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盘羊、岩羊、猞猁、兔逊、藏雪鸡等。常见动物有西藏毛腿沙鸡、岩鸽、藏雀等。斑头雁、棕头欧等水禽数量很多。区内高原特有鱼类有裸裂尻鱼、裸鲤。羌塘可谓是“天然野生动物园”。

 

(一)藏羚羊:(图2为生活在羌塘高原的藏羚羊)

图2  羌塘高原的藏羚羊

 

在羌塘严酷的自然环境下,有7万多只藏羚羊在这里生存繁衍。每年4-6月,母羚们离开雄羚,汇集成成千上万只的巨大群体沿着准确而漫长的路线向北迁徙上千里,深入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产羔,7月份又原路返回水草相对丰盛的羌塘南部。

 

(二)野牦牛(图3

图3  野牦牛

 

极耐寒动物,生活于海拔5000-6000米的山地,个体高大,体重可达1吨,性情凶猛。体侧下方、胸腹部及腿部都有一层又长又密的毛被,体毛一般长达40多厘米,尤其是腹部的毛常常垂及地面,起到了极好保温作用。

公牛长有一副粗壮的犄角,角长可达1米,角基粗45 cm左右,两角端部向内靠拢且十分尖锐,它是防御天敌的锐利武器。

近年来在革吉一带发现了野牦牛的变种——金丝野牦牛(图4),它们全身毛色金黄,显得十分华贵。

图4  金丝野牦牛

 

(三)藏野驴(图5

图5  藏野驴

   

    它是羌塘的长跑健将,个体比家驴高大,奔跑能力极强,不怕人,食量很大。

 

(四)高山兀鹫(图6

图6 高山秃鹫

 

隼形目,鹰科。高山兀鹫是高原上的清道夫。一只牦牛死了,成群的兀鹫争相抢食,与牦牛朝夕相处的狗驱赶着兀鹫,顽强地守候的牦牛,直到累得趴下,最终牦牛的尸骇被成群的兀鹫吃尽。在※塘,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的故事。

高山兀鹫体长122 cm,头、颈绒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色,下体暗黄褐色,具白色纵纹。栖息于高原山区。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