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生态示范区 >> 文章正文 | ![]() ![]() |
|
|||||
| |||||
惠州的"绿色"城市观: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 |||||
作者:赖少芬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3 | |||||
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面对惠州清秀可人的城市环境,世界各地知名企业纷纷投来青睐的目光,惠州此前的种种“大手笔”被演绎成了“筑巢引凤”的佳话。 统计数据显示,惠州现有外资企业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25家在惠州设立了38个企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6.2亿美元,投资来源国家和地区达35个。 众多的世界级企业选择惠州并非偶然,而是对惠州“绿色”城市观的认同。 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从沿海10多个城市中最终选择了落户惠州,除了市场因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谐的发展环境是他们青睐惠州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面对这些将给惠州带来“金山银山”的企业,惠州并没有放弃对“青山绿水”的执着追求。对环保问题敏感的石化项目,惠州一如既往地给出了“绿色港湾”的要求。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环保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项目建设前,施工单位发现工地一棵树上有几只白鹭正在孵蛋,于是鸟类专家被请到现场,这块区域被划为“禁区”,直到鸟蛋孵化为雏鸟飞走后,才重新开工。建设中,海底生态调查显示,附近的珊瑚可能会受到施工影响,于是施工单位投入75万元为珊瑚“搬家”,将400平方米的珊瑚成功移植到10公里外的海域…… 正是这些随处可见的细节,为惠州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绿色”的基调。 2006年2月,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成投产,1200万吨炼油项目动工建设。据专家测算,至2010年该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增加大亚湾区的GDP500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这增加的500亿元GDP将依然建立在青山绿水之上。人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大亚湾畔,西子湖边,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惠州将更加绚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相关文章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