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环保节日 >> 世界水日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世界水日杂谈:中华审美观与水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世界水日杂谈:中华审美观与水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靳怀堾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生态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0


  事实上,性灵派人物个个都是个性张扬且与传统价值观念相悖的叛逆者。为了摆脱世俗的羁绊,达到“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理想,他们纵情山水,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袁中道一生漫游了许多名山大川,“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袁宏道更是酷爱山水,他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游山玩水之中,自言“生平有山水癖”(袁宏道《游春溪记》),“登山临水终是我辈行径”(袁宏道《答小修》),甚至多次宣称“宁为西湖奴,不作吴宫主”(袁宏道《湖上别,同方公子赋》)。可以说,游山赏水成了性灵派人物人生的最大乐趣,而且秀美的山光水色对他们的创作灵感和主观灵性的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山水间,他们深切地体验到了自然的情趣,由衷地发出了“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若山光水色,可见而不可即,此其趣别也” (袁中道《妙高山法寺碑》)之类的感叹。与此同时,他们还常常以“主观性灵之眼”来观照自然山水,把主观的情致移植到山水之上,使之涂上性灵的色彩而灵动化,让山呈人之态,让水现人之情,如袁中道所云:“山之玲珑而多态,水之涟漪而多姿……皆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致,故倍为人所珍玩。”(《刘玄度集句诗序》)。在袁中道看来,山水的多姿和富于变化,体现了人的性灵,从而也就充满趣味,“倍为人所珍玩”了。袁宏道更以水的“至奇至变”来阐发其趣味美的观点。他说:“夫天下之物,莫文于水,突然而趋,忽然而折。天回云昏,顷刻不知其几千里。细则为罗縠,旋则为虎眼,注则为天绅,立则为岳玉。矫而为龙,喷而为雾,吸而为风,怒而为霆。疾徐舒蹙,奔跃万状,故天下之至奇至变者,水也。”(《文漪堂记》)他还指出:“涉洞庭,渡淮海,绝震泽,放舟严滩,探奇五泄,极江海之奇观,尽大小之变态,而后见天下之水,无非文也。”在水的千姿百态的启悟下,他得出了“文心与水机,一种而异形者也”(《文漪堂记》)的结论。在其诗文创作中,他还喜欢给山水涂上绚丽的色彩,如形容山光水色“艳冶极矣”、“极其浓媚”(《晚游六桥待月记》);还常常在名山胜景中揉进衣冠士女或市井喧哗的场面。这样,山水就与性灵派的叛逆精神、个性解放和趣味美的追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优美和崇高,是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同时二者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优美是与崇高相对而言的,它是美的最普遍的现象形态,也称作柔美、秀美。优美的主要特征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它作为一种美的形态表现于各个领域,其中自然领域的优美偏重于形式。优美的自然景物体现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和谐、一致。如果说优美的形态是柔媚、和谐和秀雅,那么崇高的现象形态就是严峻、冲突、气势和力量。就审美感受而言,优美所具有的和谐自由的形式特征符合人的心理常态,因而它引起的美感属于顺受形式,其心理状态是亲切、舒适和愉悦。崇高则恰恰相反,它所引起的美感属于逆受形式,其心理状态是心理情绪的波动较为激烈,且审美愉悦是由痛感转化而来,与此同时,主体常常在瞬间感到对象的雄伟和自身的渺小。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曾把优美与崇高这两种不同形态作了明确的区分,那就是:词分婉约与豪放,美分阴柔与阳刚。

  水是大自然中柔弱与刚强双重特性兼具的物质。水之为美,形态多样,有烟波浩淼的壮阔美,有惊涛拍岸的雄险美,有潺潺流动的灵秀美,有清澈宁静的含蓄美……因此,水作为人们的审美观照对象,具有优美和崇高的两重性。

  在大自然中,水的明丽、秀雅、温柔之美(都是优美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说随处可见,也很早就引起了中国古代审美艺术大师们的关注,因而在文学作品中描绘水之优美的诗词文章,可谓俯拾即是:“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表现的是水的清新美;“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表现的是水的文静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表现的是水的情致美。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中,水的千姿百媚之柔情与婉约,还往往与女性的阴柔美相提并论,如形容女人温柔多情,用“柔情似水”这个词汇。西子湖的秀美天下闻名,苏东坡对西湖之美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巧妙的比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成了美女西施的化身,其秀媚动人跃然纸上。

  水的壮阔美和雄险美都可以列入崇高的范畴。大海、大湖浩瀚博大和波涛汹涌的形象,体现出阳刚之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曹孟德笔下的大海,真有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气势,令人顿然豪情横生,气冲霄汉。洞庭湖号称“八百里洞庭”,其雄浑汪洋的气势,同样令观者肃然起敬。“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读着这些豪迈的诗句,你能不被声威雄壮的洞庭之水所折服,并升腾起昂扬振奋之情吗?雄险,指山河的雄壮和险要,雄险美是崇高的另一表现形式。水的雄险美,多来自大江大河,如激流汹涌的长江三峡,万马奔腾般倾泻的黄河壶口瀑布等。水之雄险入诗,让人感受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崇高之美。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读来摄人心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充分展示了黄河的雄险气势。

  六在农业文明滋养下的华夏民族文化性格,是以儒家哲学为主体的、具有“非酒神型”(所谓“酒神型”,指表达情感方式具有癫狂、自虐、追求恐怖、漫无节制的特征;所谓“非酒神型”,指表达感情方式具有讲求节制、冷静理智,不求幻觉、排斥感情狂欢的特征)的特点,其所追求的“礼乐传统”已深深植根于民族的心中,积淀为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这种“礼乐传统”影响下的华夏美学与文艺,既不是“再现(模拟)”,也不是“表现(表演)”,而是陶冶性情,既悦志又悦神(在道德的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悟境界)。因此,中国人对水之自然美的观赏是与浓厚的宇宙意识和渗透种种情绪的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的,充满着象征意义。这是华夏民族水之审美观的又一重要特征。尉天骄在《水在中国文学中的审美意义》一文中认为,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水是作家笔下的一个 “传统意象”,且与民族的审美传统对接,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义,如长流不已的水蕴含着深邃悠长的历史人生意味,浩瀚博大的水象征着伟大崇高的境界,秀丽多姿的水具有温柔多情的灵性,清洁纯净的水标志着纯洁无瑕的品格。纵观中国古代表现水之美的文学作品,其中许多是情景交融,借水抒发个人对历史、人生乃至宇宙的思考和感叹。曹操的《观沧海》一诗,后世称其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并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的气象”(沈德潜语)。此诗写沧海、山岛、秋风、洪波等大景,以日、月、星汉衬托,表现了曹公气吞山河的伟大气魄。“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左思《咏史》其五),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度。“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滔滔江河水映衬出英雄的豪迈气概。

  水不仅能引发人们豪迈的情怀,也常常触动人流水易逝、时光难留的感叹,以及游子的思归、怨妇的离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上述种种关于人生苦短、荣华易逝的吟咏和离愁别绪的低吟,充满着悲凉的审美情绪,尽管不够豪迈,不够积极,但却是客观存在的。

  柔情似水,在古人的审美意识中,水的阴柔秀美、深邃幽曲等特点,往往能以相应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以潭水深深象征友谊的深厚;“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乐府古辞《西洲曲》),以清洁之水象征爱情的纯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美女西施作为秀美西湖的化身。

  值得指出的是,在美善统一的中国古典美学观念影响下,华夏民族一直把清洁纯净的水作为美好事物和美好人格的象征。如我国古代不少地方有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水滨洗浴的风俗,认为这种洗浴能洗涤掉不洁与疾病,称之为祓禊。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水还是美好人格的象征。《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就认为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像水一样纯洁,尝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红楼梦》第二回)。质本洁来还洁去,许多人格美好、气节高尚的人即使死也愿意以水为归宿。战国时的大诗人屈原,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而死;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是在采石矶水中捉月(象征李白美好理想的破灭)时溺死于水中;中国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痛感于国势的弊败、文化的衰落,效屈子沉渊,投昆明湖自尽;“文革”初期,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因不堪忍受人格的屈辱,携一腔悲愤投北大未名湖而死。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投水而死的人大多是正面的美好人物。如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主人公刘兰芝,明代白话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人公杜十娘,《红楼梦》中王夫人的使唤丫头金钏,她们都是品貌俱佳的好人,却被恶势力逼得走投无路,满含屈辱地走上了投水自尽之路。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投水而死的人物,如郁达夫小说《沉沦》的主人公——一个留学日本的男青年,因不堪忍受民族歧视,投海而死;巴金小说《家》中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送去做妾的悲惨命运,投湖自尽。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从现实的角度讲,投水而死或其他死法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文学家们完全可以为自己笔下正面人物选择任何的方式而死;但在“投水而死”意味着死得清白的审美情结下,那些美好人物的死法便只有投水这一条路了。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这些人物死于水,是对他们的死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赞美,是想让他们生前被人强加的污秽、屈辱在清洁的水中洗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可以说投水而死—— 死得清白的美学象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世界水日杂谈:古文化与水的
    世界水日聚焦:美四千万人喝
    世界水日水杂谈 我国水资源状
    “虚拟水”概念提出者获斯德
    中国各地关注生活饮用水卫生
    世界水日:中国西北地区发展
    世界水日:水资源逐渐枯竭 可
    欧洲一亿多人缺乏安全饮用水
    2008年世界水日主题:涉水卫
    世界水日您喝的水健康吗?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