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南:环境政策研究先行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19
  摞起来差不多有半人高的报告书,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书架上。

  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研究员王金南一边寻找着记者需要的资料,一边轻描淡写地说,这些报告书都是他和课题组成员完成的“排污收费制度”的最终报告,使用和研究过的相关材料就数不胜数了。

  一项奖:“笑傲”环保学界

  “每一项环境政策的研究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做政策研究要有这个心理准备。但是,如果不被相关部门接纳的话,你的大量心血很可能就会付之东流。”王金南对此深有感慨。

  排污收费制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王金南从1991年开始负责研究“中国排污费水平及其影响预测”项目,主要是设计2000年污水排污费收费标准及其对工业和家庭的影响;1994年开始着手当时环境政策领域世界银行技术援助规模最大的“中国排污收费制度设计与实施研究”,作为课题组副组长,负责项目管理、总体方案设计等,在1999年,该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直到2003年,这项新的排污收费制度才在全国全面实施。

  “其他环境政策情况也大都如此!”王金南说,他进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绿色GDP核算研究大概有七八年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从1998年开始在江苏镇江和内蒙古呼和浩特两个城市试点,现在还没有在全国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刚刚建立,2004年的环境经济核算报告也正在等待相关政府部门的审定;生态补偿政策的研究始于2000年左右;环境税研究始于1996年,现在还没有进行试点实施。

  “只是鼓敲的比较响了。”王金南感叹道。

  尽管研究成果被接纳、转变为国家政策的过程是如此漫长而艰巨,但是王金南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主持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研究”项目获得了2005年唯一的“国家环境科学奖一等奖”;规划纲要已通过广东省人大的审议并颁布实行;深圳、中山和惠州等地市按照该规划已开始或者完成编制相应的地市规划;广东省环保“十一五”规划和其他一些区域性规划也以该规划为基础进行了编制……

  王金南还主持完成了近40个国家级环境科研项目,其中10多项成果居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4项成果获得了部级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先后发表了近70篇论文,出版了17部合著以及1套丛书,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50多个政策研究建议报告;1995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7年获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1998年被批准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三条“线”:撑起生态城市

  谈到环境规划,王金南说,他还在这上面走了点“弯路”。那是在1990年,在担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期间,他和同事采用了美国的复杂大系统规划研究方法,建立复杂的环境规划数学模型,把几千个参数输入计算机,进行规划模拟计算。但是结果很不如人意,由于参数的任何变化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规划设定条件往往不符合实际需求。追求大而全的美国大系统规划方法,现在看来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因此,我们现在就逐步转向地方,也就是城市或者大区域的环保规划、政策研究。”王金南说,规划是发展的龙头,以前的重点是污染控制治理,而现在环境规划非常关注空间布局。如果产业布局不均衡或存在重大问题,污染治理效果自然不佳,而且需要花费更多的经费和精力。

  “关于获奖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研究’,评委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它是我国第一个区域性、城市群层面上的环保规划研究项目;但是我认为它的最大亮点是:把空间布局在环保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4大主体功能区,即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珠三角的规划不但吻合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而且其核心意思的设定、提出要比之早得多。”王金南郑重地说,规划提出了红线调控、绿线提升、蓝线建设三大战略任务。红线调控就是要优化空间布局,把整个珠江三角洲划出约12%的陆域面积,这是不能“动”的,如果把这些地区“动”了,珠三角的自然生态系统、大气质量、水环境自然净化等都会遭到巨大破坏,而且难以恢复;绿线提升,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蓝线建设就是要保障环境安全。在补环保欠账的同时预防新型环境问题,彻底改变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重现碧水蓝天净土,把珠三角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市群。

  王金南还高兴地告诉记者,珠江三角洲环保规划是第一个被省人大批准的规划,具有法律效果,这就避免了做个规划当“门面”的形式主义。而现在,长三角洲、京津冀地区的环保规划也都在按照这一模式做。

  俩“专业”:相互保融会贯通

  “我是浙江金华武义人,从小在山区生活,父亲曾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护林人。青山绿水的美景,使我对于环境很有好感,所以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环境工程。”王金南边回忆边微笑着说。于是在两个月后,当时高考成绩名列县第二名的王金南,如愿以偿地迈进了清华大学的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进入清华后,王金南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了。“在研究生期间,我比同班同学多修了一倍的学分,都是一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课程。由于时间有限,很多专业课我都没有认真听过,基本上是自学。大量的精力放在了经济管理专业上,如计量经济学、投入产出、国际贸易等,学了不少环境经济、政策方面的东西。”王金南开心地说了一件小事,那是一次环境水力学的考试,他被任课老师拒于考场之外,因为老师说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见过他,怀疑是代考的。在同学们为他作证后,才被允许考试,“不过成绩还不错,得了近八十分。”王金南略显得意地说。

  除了专业课出勤率不高外,在睡觉前和同学“卧谈”的也都是与专业不沾边的东西,如宏观经济、世界政治、社会科学、历史哲学等。王金南说,当时并没有想过要从事金融等行业,去赚大钱,只是单纯地对这些非专业知识感兴趣,而且觉得只做单个工程或技术的作用有限,政策的影响要大得多。在本科和研究生时的“不务正业”最后却“终成正果”。环境科学本来就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科学,王金南说,有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知识基础,他在进行环境经济、政策和规划研究时,感觉融会贯通、水到渠成,倒有一点“超能”的感觉。

  一句话:工作痛并快乐

  “有人说,现在环境经济的春天到了。”王金南认为,由于国家经济实力上升以及各级政府、老百姓的重视,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地位正在上升,现在环境经济、政策和规划的研究需求也正在快速上升。

  王金南说,环境政策创新空间很大。政策是从无到有的,再从有到好或更好。比起从无到有,现在从有到好的阶段要更为艰难。而且我国的国家资源、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尽人意,社会政治制度也不同,因此,环境经济和政策的研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研究的难度就更大了。

  虽然如此,几乎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符合自己的兴趣和思路的,项目一个个完成,成果也一个个出来,并一个一个被政府部门采纳,王金南说那是“痛并快乐着”。

  谈起家庭,王金南就是单纯的快乐了。王金南的夫人在北京科技大学工作,问起谁干家务时,王金南一秒钟都没有考虑,冲口而出“她干!”儿子在离家挺远的地方上小学,都5年级了,王金南总共只接过儿子1次,那是去给儿子开家长会,结果还迟到了。“年轻时,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工作到晚上1、2点钟,由于工作效率高了,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在家里也能干活了,最近几年,时间反而多了一点,周末都能和儿子在附近的羽毛球馆里打打羽毛球,主要目的是培养一下父子感情。”王金南有点歉疚地说。

  ■人物档案

  王金南,一九六三年生,浙江武义人。现为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研究员,并任亚欧环境技术中心顾问,全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系统工程分会委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华环境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二○○一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二○○二年获全国环境法制先进个人奖。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