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名家文丛 >> 曲格平文选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文明的衰败与启迪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文明的衰败与启迪
——2001年5月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演讲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曲格平    文章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7

 

  前些天,我去了内蒙,强劲的西北气流卷起了漫天沙尘,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有沙吞山河之势。我走进一片由小叶杨组成的林网农田,顿时,大风失去了它的桀骜不驯,只在树梢间呼啸,在农田里,却风缓土静。我第一次看到了林木神奇般的威力,使我领悟到,我国沙化土地之所以无止境的蔓延,是因为我们破坏了保护大地的绿色植被,特别是砍伐了阻挡风沙的林带。

  树木对人类是多么重要!并由此引发了我一些联想。

  人类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是森林给了人类生命最初的质感。同样,人类的智慧也是在树木绿荫的庇护下成熟的,是树木给了人类智慧最初的灵感。 没有树木,没有森林,智慧的闸门就会关闭,文明的源泉也会枯竭。

  早在公元前525年,释迦牟尼深居王宫,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天,他无意中走上街头,惊讶地发现,满街都是贫困交加、疾病缠身、痛苦不堪的人群。他十分震惊,痛切地感受到人生无常和苦海无边。于是,他抛妻别子,逃离宫殿,来到菩提迦耶的一颗菩提树下修行。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苦思冥想,他忽然顿悟,创立了佛教,而佛教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至今仍经久不息。如果没有那颗菩提树,释迦牟尼会是怎样呢?

  稍后,中国的先哲孔子在山东曲阜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学校。

   说是学校,其实与今天的已大不一样,那仅仅是一方杏林。每天,孔子都在这方杏树园里教学讲道,向他的弟子授业解惑。后来,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辑录成册,成了儒家学说的开山之作,并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几成中国文化的主流和正宗。如果今天我们翻开儒家经典著作,似乎仍然可以闻到字里行间飘散着的杏仁的清香。如果没有那片杏树林,中国文化又将走向何方?

   几乎与此同时,古希腊的柏拉图也在遥远的雅典创办了自己的学园,作为传播思想的一个基地。在柏拉图学园里,培育了一批西方最早的思想巨匠。特别是,这个学园结出一个最大的硕果,就是他的弟子亚里斯多德,把古希腊哲学推向了一个至今无人企及的顶峰,后世的思想家所能做的也只是为他的哲学作点注释。如今,这片学园的当初景象已无从考迹,但从希腊历史记述中可以看到,当时希腊半岛上,到处种植着葡萄、橄榄树和无花果,可以想象,当初学园里也会是林木葱茏、花果飘香,犹如一个大花园。当这些思想巨子们倘佯悠游于丛林之间,驰骋遨游于精神王国之时,西方文化的胚胎实际上已经孕育于他们的心灵之中。可以说,西方文化的摇篮,就是那一片小树林。

  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头便是希伯莱文化。希伯莱人创立了犹太教,为西方文化铺垫了又一块基石。据《旧约全书》的说法,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造了亚当和夏娃之后,便把他们放在了伊甸园里。那里景色优美,树木茂盛,果实累累,宛如人间仙境,人类的老祖先便在这里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这番景象绝非希伯莱人的杜撰和想象,而极有可能是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希伯莱人的精神领袖摩西曾用这样的话向他的信徒们形容这块福地:“这是一片溪水潺潺的沃土,泉水从谷地与山丘上涌出;到处长满了小麦、大麦、葡萄、无花果与石榴树;到处有橄榄油和蜂蜜。在这片土地上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将面包吃够,什么都将应有尽有。”今天,当我们翻开《旧约全书》时,每一页都充溢着诱人的“牛奶和蜂蜜”的醇香。

   无论从古代神话中,还是从历史记载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树木和森林不仅哺育了人类的生命,同样,也滋养了人类的精神。
  
   然而今天,当我们回眸人类最初的家园时,我们痛切地看到,在故乡古老的土地上,黄色覆盖了绿色,荒漠取代了沃野,河流干枯了,树木凋敝了,土地贫瘠了,许多地方已经不再是林木繁茂、水草丰盛的“希望之乡”,而变成了杳无人迹、沉寂荒凉的“死亡之海”。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实在不是地球的好管家。

   创造第一个欧洲字母的人已经故去,弥诺斯迷宫中的神牛亦化为了一杯黄土,但那镌 刻在雕像上的信念、那建造在雅典大地上的庙宇以及埋藏着无数珍宝的陵墓,却跨越了时空的星河,向我们尽情展示了古希腊文明的辉煌与璀璨……有人说如果人类若想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不妨去追忆那已经飘然逝去的古文明。是的,面对着迈锡尼城堡的繁华;面对着用黄金铸成的庙宇塑像;面对着用血汗浇灌的和平橄榄枝,我们只有汗颜与敬仰……也许,重温

  ——引自《人类古文明失落之迷全破译》,车尔夫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我们不妨再看看人类几大古文明的发祥地,如今已是怎样一番景象。
  公元前3000年,在尼罗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出现了埃及文明,最初的埃及人较早地掌握了农业生产需要的灌溉技术,在尼罗河洪水冲积的肥沃土地上发展灌溉农业,创造了伟大的农业文明,并由此兴盛了将近100代人,最后他们屈服于外来的侵略者,而他们的土地作为一个主要的粮仓,依然帮助那些征服者们度过了2000多年的富足生活。尼罗河流域的土地所以能使文明繁荣达数千年之久,主要取决于尼罗河河谷地区独特的自然特性。正是由于尼罗河一年一度的周期性泛滥,带来了上游的淤泥和有机质,才使得干旱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原野,并由此支撑起了一个文明古国。

   同样,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经诞生过繁荣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这块广袤肥美的平原由发源于小亚细亚山地的两大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在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幼发拉底河高于底格里斯河,人们很容易用幼发拉底河的水灌溉农田,然后灌溉水排入底格里斯河,再流入海。他们的农业非常成功,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宏伟的城邦。公元前20世纪,阿摩利人征服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发展了光辉灿烂的巴比伦文明。约公元前540年波斯人入侵,但只维持了两个世纪,公元前323年被马其顿征服。巴比伦文明毁灭并被埋藏在沙漠下将近两千年,变成了历史遗迹。古巴比伦文明的败落曾经被看成是一个秘密,但地理学和生态学却对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解:古巴比伦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于古巴比伦人对森林的破坏,加之地中海气候的特点,使河道和灌溉沟渠淤塞。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不得不重新开挖新的灌溉渠道,如此地恶性循环,使得水越来越难以流入农田。更严重的是,古巴比伦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排水洗田。由于缺乏排水,致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罩上了一层又厚又白的“盐”外套,淤泥和土地的盐渍化,终于使古巴比伦葱绿的原野渐渐褪色,高大的神庙和美丽的花园也随着马其顿征服者的重新建都和人们被迫离开家园而坍塌,如今在伊拉克境内的古巴比伦遗址已是满目荒凉。

   在中美洲热带低地森林中发展起来的玛雅文明,也是由于地力的耗竭而走向衰亡。上世纪中叶,探险家们在中美洲热带森林里,发现了用巨大的石块建造的雄伟壮观的神殿庙宇,至此才知道这里曾经诞生过一个伟大的文明。那么,玛雅文明为什么在不到一千年的时间里就由兴盛走向衰落呢?最新的科学研究揭示:正是由于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土壤侵蚀日渐加速,致使耕地生产能力耗损无遗,才使得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走向毁灭。玛雅文明无疑又是一个环境破坏酿成的悲剧。

  八十年前的一个狂风漫卷的傍晚,几位印度勘测员在一个废旧的佛塔中拣到了几枚残破的石制印章。谁承想,印章竟如同一把洞开尘封千年的历史大门的钥匙,把一个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文明大都市从黄沙下唤醒了—这就是摩亨佐?达罗……奔涌的印度河哺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古印度人民,他们在这个星球上第一个种植了雪白的棉花,建造了第一个拥有水道、浴室及垃圾系统的庞大都市,他们还把十进制的文明成果福泽于千秋万代有人类……当佛教信徒们虔诚地跪拜在释迦牟尼像前时;当人们沉醉于超然物外的瑜珈境界时;当孔雀帝国的文明魅力光耀千秋时,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把思絮放飞到了印度河畔,把目光凝眸在了两河流域的七彩往昔……
  ——引自《人类古文明失落之迷全破译》,车尔夫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印度文明被称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文明的发端与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是一个坡度徐缓的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在北面,喜马拉雅山脉如屏障耸立,南面则以低矮的文迪亚山与德干高原相隔。印度的平原地区面积远远超过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面积的总和。在这广阔的平畴沃野上,流淌着印度河和恒河。印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哈拉巴文明,就是在北印度平原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上产生的。广阔的北印度平原被拉其普拿沙漠和阿拉瓦利山脉分为两个部分。沙漠以西的平原为印度河所灌溉,以东的平原为恒河及其支流所灌溉。河流将高原上的土壤带到平原上堆积起来,使土壤肥沃,河流则使交通十分便利。印度河――恒河流域丰饶的平原地区,被人们称做是大自然对印度民族的慷慨赐予,它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然而,近代以来,森林的急剧破坏导致这个处于热带地区的文明古国的生态系统变得极其脆弱。不仅许多昔日的沃野良田变成了沙漠,而且水旱灾害连年不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不合理的灌溉又加速了土地的盐渍化。直到60代,在联合国专家的帮助下,通过抽取地下水给土壤排盐,并在印度河上游建立曼格拉大坝调节灌溉渠道中的水量,才遏制住土地退化的势头。

  位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和欧洲地中海国家,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文化。它们之间隔着辽阔的欧亚内陆地区,也就是现在中国西北部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炎炎烈日,天色苍苍。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上几乎看不到任何有生命的事物,偶尔看见一只骆驼孤独的身影,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在空旷的沙漠上回荡着渐渐消失,已经不见绿洲,昔日的生机已经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回忆,来往穿梭的商旅的身影也只能在人们的想象里复活了。这里曾经是游牧民族的栖息宝地,如今只有一片无言的土地,轻轻诉说。
——引自《人类古文明失落之迷全破译》,车尔夫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乃是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超过50%。先民在此逐水而居,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砍光了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故有“蜀山兀,阿房出”之说。到了汉朝,人口剧增,粮食需求急剧增长,毁林开垦就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于是,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大垦殖,耕地面积由秦时的1亿亩左右,上升到西汉时期的8亿多亩,土地的增加多为毁林开垦所造。现在的乌兰布和沙漠在西汉之前还是植被很好的地区,经过历代砍伐开荒,到了北宋,这里已是“沙深三尺,马不能行,行者皆乘橐驼”的地区了。东汉至隋朝年间,由于战乱,人口锐减,环境压力相对减轻,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恢复。后至唐朝,经济繁荣趋于鼎盛,人口急剧增长,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更大规模的毁林开垦,仅新垦土地就达6亿多亩。史称“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这种对“高山绝壑”的开垦,不能不破坏高原植被,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等到安史之乱之后,昔日繁华的黄河流域,竟到了“居无尺椽,人无烟灶,萧条凄惨,兽游鬼哭“的地步。田地荒芜,水利失修,人口大量死亡和南移,使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开始衰落,我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渐渐移至长江流域。

   纵观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和玛雅文明等古老文明,它们都在兴盛繁荣和辉煌了十多个世纪之后毁灭了,或者埋藏在沙漠下,或者遗留在荒野中,成为历史陈迹,只有在考古发掘中证明它的存在。

   文明人主宰环境的优势仅仅只持续几代人。他们的文明在一个相当优越的环境中经过几个世纪的成长与进步之后迅速地走向衰落和覆灭,其平均生存周期为40-60代人(1000-1500年)。在大多数情况下,文明越是灿烂,它持续存在的时间就越短。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毁坏了支撑文明生长的环境。诚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言:“文明人跨越地球的表面,在他们足迹所及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这正是文明由盛入衰的根源所在。

  今天,当人们凝望一个又一个古文明的废墟时,不能不感叹人类的骄妄、贪婪和无知。一部文明的兴衰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征服自然、盘剥自然并最终自食恶果的辛酸史。

  我们在回眸人类足迹时,从文明的兴衰中能够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教训和启迪呢?

  启迪之一: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将是人类文明持续的基础。人类必须意识到,自然环境不是我们欲望的函数,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我们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我们不要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更不能做一个以怨报德的不孝子孙。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人类来说都是生死攸关。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命运已紧密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人类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人类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以便为人类适应这种新的角色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启迪之二: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许多古文明之所以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如此,玛雅文明如此,哈巴拉文明也如此。直至今天,我们仍未从中汲取应有的教训,甚至采用更加强大的手段破坏着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如果说,过去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坏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一个区域性的文明衰败;那么现在的工业文明破坏的则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等。可以设想,一个失衡的地球怎么能够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文明大厦呢?因此,人类必须从现在起,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按照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办事,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我们不要过度迷恋人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信条,实际上,现存的环境问题往往是我们对自然无知或知之甚少的结果,它的最终解决需要我们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摆脱目前困境的出路。

  启迪之三: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将是人类文明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几千年来,文明人足迹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18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世纪是过去600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如果人类再不行动,对自然仅仅说一声遗憾或者抱歉,那么,一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到那个时候,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也许不会重演,但更为严重的全球性的悲剧将有可能不期而至。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必须以人类的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坚实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应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果若如此,新世纪的人们将会迎来新的希望,人类文明将会走向光辉的彼岸。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关系
    怎样恢复我国退化的生态系统
    微量元素锌在土壤-植物-动物
    顺应和谐自然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保护的法
    “文明”与“生态”
    当生态成为一种文明
    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和特点
    以感恩之心体会自然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