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环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作者:陈锋华[广西大学…    文章来源:绿韵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28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就我个人能力来看,在这里也许只能简单地提一下而已了!发展经济消耗资源,这个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但是并不是孤立地去保护。那是不可行的,也是很愚昧的做法!没有经济的支持那还谈论什么环保?经济和环保既可以是相互促进的也可以是相互阻碍的,关键是在于人类如何去控制他们,如何推进他们积极的一面和减少负面影响。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不能空谈的,必须要成本。这样就肯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是必须指出,这个破坏并不一定是致命性的!只要控制得好,很多是可以实现再生的!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是人类过度地开发和极其浪费地利用。正是因为这样,人类才面临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存在矛盾的问题!其实本来我们可以避免!

一、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  为什么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战争的原因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多少森林化为灰烬?多少沃土变成了荒漠?多少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忘不了艾青那深沉的呼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错误的政策使得本已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再次遭受重创。五六年代的“大跃进运动”使得多少森林消失?多少资源被白白地浪费?多少茂盛的草原变成了沙漠?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中国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中国所起的反面作用是那么令人瞩目棗全世界三大酸雨区,其中之一就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而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0%;温室效应的主要祸首二氧化碳,我国就是世界第二大排放国,而目前二氧花硫的排放已是世界第一;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而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积减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且按近十年的平均采伐和毁坏森林的速度,到5055年将失去全部森林;水资源危机,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气污染已使我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已占我国国民生产总产值的10%。现在不少国人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是建立在高消耗和高污染基础上的。也许可以说是鼠光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生态成本,是一种畸形的、极其不健康的、不长远的经济增长。如果继续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过不了多少年,中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问题。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尴尬,中国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了。惟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才有希望!这一切都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需付出巨大政治成本才能平息;而环境危机一旦发生,将变成难以逆转的民族灾难。

三、  为什么中国那么久都没有真正走上?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上个世纪90年代处就已经提出来了。可是为什么中国直到现在都没有真正走上呢?归纳起来不过有以下几个原因:一、错误的观念。在很多人的眼里,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什么都代价都可以付出。他们看到的仅仅是那些表面上的东西,并没有理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真正内涵。真正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仅仅是物质上充足,还要精神上的富裕;不仅仅是个人生活环境的幽雅,更重要的是公共环境的美好;不仅仅是部分人富有,而部分人贫穷;不仅仅是部分人收益,而另一部分人受害;不是部分人破坏,而另一部分人受害。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应该是部分与整体的和谐配置和公平合理的社会关系、。二、只注重眼前利益。为了在短期内使经济发展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很多地方政府置党中央的文件和法律于不顾,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根本利益为代价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这种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中国的政绩观上。在中国,评判一个官员是否称职主要还是要看在他在任时,他所管辖的地方经济有没有发展。所以为了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注意,很多地方官员就必须提高地方经济的GDP。由于急于功利和注重眼前利益,导致出现“只要能够发展经济,一切代价都可以付出”这种错误的思想,也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三、不正确的政策。为了发展经济,很多地方都存在处理那些对环境影响特别大的企业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也非常的宽松根本就没有起到约束的作用。还有很多地方是搞两面法的。表面上看是出了很多很有力度的规定了,暗地里却又在支持那些企业。有些地方则是虽然没有暗地里支持,却也没有很好地落实那些规定。还有不少的地方,不惜以牺牲巨大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取一些很低级的工程。四、不完善的体制!体制不完善是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在监督舆论方面的不完善直接使得很多错误的政策和做法可以明目张胆地得以实施!当政策变成了口号,这是谁的悲哀?当中央的文件到基层已经变成了一份白纸,那还有什么意义?

四、  一个理想的现代经济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

    传统的工业文明经济发展模式是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成本,以片面发展经济为途径,以仅仅满足人民物欲为目的,是一种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为一种落后的、一种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世界发展潮流的经济模式。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真正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以取代那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模式。生态型经济无疑将成为我们的首选。所谓的生态型经济即以循环经济为主体、以开发利用新能源为手段的新型经济模式。

五、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模式变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必须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形成丰富的环保文化、形成我环保我光荣的气氛,在大众中形成人人关心环境、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潮流。只有在民间形成了一股关注经济、关注环境的力量,才可能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来影响政府的决策,使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其次,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即是说,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对自然的回报相平衡;当代人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区域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发展为代价。当然做到上面的两个事情并非容易的事情,里面还有非常多细节上的具体的事情要做。如如何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如何真正地把已经制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落实下去、如何完善监督舆论体制、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路径来解决群众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等等,都期待解决!  
   
    未来的世界必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化的世界。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一个意识形态落后的国家必定在未来落后于世界!!惟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使人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提升,经济得到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个国家才真正处于世界强国之列!!

参与本文的讨论:http://www.eedu.org.cn/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3&ID=89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