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三国演义——国树国花国鸟评选(一)

作者:苏扬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0

  这是一条2003年5月的旧闻:“中国林学会、中国花卉协会、中国鸟类学会将着手组织评选国树、国花、国鸟,目前此项工作已呈报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届时将通过专家以及大众评选出代表我国民族情感和志趣的国树、国花、国鸟”。

  国字当头无小事,自这条消息出台后,关于这“三国”如何演义,上上下下议论纷纷,在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与之有关的提案还曾一呼百应,众多代表为之摇旗呐喊,甚至在大众媒体上刮起了一阵“爱国风”,引发了一场“口水仗”,因此这条旧闻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时代出台一年后仍然万人问津、历久弥新。

  其实,我国的这部“三国演义”已经数度上演,“编剧”、“导演”、“主角”都屡屡换“人”并人言人殊,只见有人登台却无人唱罢,这幕大戏因此开开合合近百年仍没有剧终,不难想象这中间翻云覆雨之烈和不相上下之难。时逢盛世,重排这场指点江山的国戏更加引人入“胜”,加之各主管部门都表态此次评选必定善始善终,因此这一次的竞争堪称“空前绝后、一统河山”。然而,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和生物多样性的双重超级大国来说,众口实在难调,何况参与者孰非一腔爱国热情?

  热情的启动需要理智的实施,由于这项工作即将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联合“导演”下正式重开帷幕,为了让大家能在众说纷纭中不人云亦云而真正使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可稽,以便将来见仁见智投准一票,特将这部“三国演义”整理成以下三回:

  
第一回 自古华夏花鸟俏,从来神州眼界高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120个国家确定了国树,60个国家确立了国花,80个国家确定了国鸟。

  我国不仅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动植物资源的超级大国,位居世界十二个巨丰生物多样性(mega-biodiversity)国家之列:现有鸟类1319种,约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4%——世界第一;高等植物数量则位居世界三甲,其中木本植物8000多种,占世界40%,仅乔木就有2800余种,在北半球国家中名列榜首;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而原产我国的就有1万~2万种,因此我国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世界许多国家的园林产业的支柱都是“华花”,尤其是欧洲国家更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

  然而,这树、花、鸟的庞大方阵却一直没有排头兵,因此给我国带来了许多尴尬: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群芳争艳,“世界园林之母”却派不出一个“天之骄子”;2001年的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各个国家由手执其国鸟图案的引导牌的礼仪小姐引导入场,中国因为国鸟空缺,只得临时指定由金鸡(红腹锦鸡)代替,让许多观众莫名其妙;200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在这种不能对国家指征太敏感却又需要张扬国威的外交场合,我们没有“形象大使”……这些国际交往中的不便已反映我国这方面有点跟不上时代。

  其实,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国不仅不缺出类拔萃的物种,更不缺用花鸟托物言志的传统,花、鸟、木自古就是中国文化这株根深叶茂的大树上光彩夺目的枝叶。

  国人对“花”和“鸟”情有独钟,几成国粹。小鸟依人是情,鸟语花香是景。情景交融,伴人一生,伴国千古。“花”和“鸟”中蕴藏着国人千年来的心绪和灵感,成为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鸟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杰作,它们绚烂缤纷的色彩,自由飞翔的身姿,婉转动听的歌喉乃至异趣纷呈的“身世”,为俗世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意趣。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大戏,鸟虽然只是配角,却从未离开舞台,鸟的身影无处不现:在绘画中,雄鹰展翅、燕子翻飞、喜鹊报春、鸳鸯双栖、鹤鸣九皋历来是名师大家永恒的主题;在体育、音乐、舞蹈中,鸟更是被青睐有加。自华佗首创“五禽戏”后,鸟就成为体育界千百年来的“师爷”,“白鹤亮翅”、“鹞子翻身”等经典动作妇孺皆知;中国民乐“百鸟朝凤”、“空山鸟语”等大家耳熟能详;中国各民族的孔雀舞、云雀舞、白鹤舞、雄鹰舞,大家喜闻乐见。鸟还是中国文学中唱不尽咏不完的主题。从《诗经》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始,中国文人就习惯了将鸟化为情思意绪的寄托,鸟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你听,窗户外“两个黄鹂鸣翠柳”,“子规夜半犹啼血”;你看,江南的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塞外的秋是“衡阳雁去无留意”。甚至有人这样感慨:“在天愿为比翼鸟”、“愿作鸳鸯不羡仙”……

  鸟语还需花香配,才可称作胜境。事实上花这种植物的精华,更占尽千古风流:不必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城无处不飞花”,也不必说 “花前月下妙人处”、“一枝红杏出墙来”,就连美人极致,也要靠花捧场才能表达——闭月羞花、燕妒花惭。无名野花都能“乱花渐欲迷人眼”,花中四贵——梅花、牡丹、荷花、菊花自然贵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梅素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梅花香自苦寒来”,其凌霜傲雪的气节,尤受墨客推崇,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自叹弗如;而牡丹雍容华贵,“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早被誉为“花王”。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到“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不难想见牡丹的风姿和群众基础;荷花、菊花既得闲云野鹤般的文人青睐:“映日荷花别样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被豪杰并引为励志天物:“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古语云:“断鹤续凫,矫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可见花木天然不分家,但木一般专指不以花取胜的大乔木。尽管常常只作为花鸟的背景,但在文化史上被浓墨重彩渲染的也不乏高洁的松、直立的杨、婆娑的柳、顽强的柏,就连树叶时景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礼赞。在成语里,与人的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树则是当仁不让的达成点化之妙的道具:个人的风采叫玉树临风,教师的成就叫桃李遍天下,伟人的懿行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时局的描述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大树底下好乘凉,对教训的总结是树大招风、独木难支、树倒猢狲散,三十六计里有李代桃僵,就连骂人的高招也是指桑骂槐。而鸟木配、花木配也常常入俗入诗入画,自成境界:“栽下梧桐树、招得凤凰来”是民间智慧的经典,喜鹊登梅是妇孺皆知的吉兆,松鹤延年是长寿文化的象征……

  花、鸟、木,共同构成了一种根深蒂固、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动荡,更迭无常,不管失意得意,文人常以花、鸟、木作为情感的载体、意志的知音、节操的共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因此,从花、鸟、木的角度完全可以解读一部中国文化史,中国人的确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需要花、鸟、木的“三个代表”,这出“三国演义”不演个浪花淘尽英雄、英雄各得其所的大结局上愧千古、下负万代。

  然而,“三国演义”的核心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群英竞芳、百鸟朝凤,最终只有极少数品种才能问鼎“国字号”桂冠。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一方水土养一方花鸟,加上如此源远流长、积厚载重的文化,这一笔自然文化遗产要理清头绪、分清座次,这方面的推选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诸侯并起、烽烟不绝的三国争霸。尽管从来神州眼界高,但不管比珍稀、特有还是比美丽、内涵,候选者都能车载斗量,这出三国演义自然难以速决胜负。

  也正因为各方“诸侯”实力都很强,这场人为的角逐比结果更难的是目的、规则和裁判,这些环节没有公论,“兵无定法”,才导致了诸侯割据一方,物种万千不团圆。例如,尽管早在1903年清朝政府就效仿外国敕定牡丹为国花,1915年版《辞海》也称“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但到了1929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外交部却将梅花指定为国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关于“三国”评选的倡议和操作也曾有多次:国花评选是被人提及最多的,实际操作也进行了数次,但因局囿于个人、部门、地区等狭隘的视野,操作很不规范,声势也与“国字头”很不相称,最终虎头蛇尾,结果没有得到公认。例如,在1986年举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国名花评选活动中,梅花居首,牡丹紧随其后,但这次评选根本没有引起公众的参与热情,十亿人民只投来可怜的15万选票;在1994年中国花卉协会主持的评选中,专家委员会的意见是“一国一花是牡丹”或“一国四花”(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这也只是几十个专家所见,难以深入民心;

  中国鸟类学会曾于1980年代初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确立国鸟的建议,但由于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国务繁杂,建议遂被搁置。及至2002年3月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由36名代表联名提交的议案建议把丹顶鹤确定为中国的国鸟,可惜仍然没有下文;

  评选国树在世界上是最普遍的,因此我国植物学家早在1950年代就曾建议指定国树,候选名单有国槐、樟树、银杏等。1983年,中国林学会曾委托业内杂志发起过一次评选中国国树的活动,松树、银杏脱颖而出,但这次评选基本属于业内人士的自娱自乐。在1994年、1995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三次会议上,江苏等地的人大代表曾两次提出将银杏定为国树,但受当时的条件所限,这些提案无疾而终。2003年,在全国第十次银杏学术研讨会上,300多位银杏专家再次呼吁将银杏树确定为中国国树,然而说归说、做归做,呼吁过后就如泥牛入海。

  这些“前仆”的过程不仅反映了标准的不统一、程序的不规范必然导致结果的多变,也反映了“呼吁”、“指定”都只会是“昙花一现”,“后继”只有真正公开、公平、公正才可能得到公认。

  另外,还应该看到多年来的评选中关于标准、程序的争论的确配得上我国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的丰富。综合一下已有的观点,可以归纳出众人心目中的花鸟木之所以能荣膺国字号的八大标准:一要原产地在中国,地地道道、土生土长;二要为大众所熟知,人见人爱,雅俗共赏;三要姿态、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性格,是一国之精神象征;四在中国文化史上有自己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到的文化体系,能代表中国风范;五要分布广泛或者有广适性,使各地都能养殖和养植国树国花国鸟;六应用途广泛;七要兼顾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在56个民族中犯忌;八应该考虑我国两岸四地的现实情况……

  这哪是在选花鸟木,这是在做一个又一个越来越小的筛子,最终将所有物种都筛干净。真要有这么多标准,自然什么东西都有以偏概全之嫌,因此面面俱到的结果就是旷日持久的虚位以待,这“三国演义”似乎永远等不到分久必合的一天。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