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何伊凡
30年前的一场天灾曾经让唐山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而在30年后,过度工业化导致的污染危机又再次扼住了这座城市的“咽喉”。
2007年1月,在国家环保总局再次对唐山点名批评并下达“区域限批”令后,《中国企业家》记者赶赴唐山,实地调查当地的钢铁业生态,考察企业、地方政府和社区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是如何恶化为一场潜在生态危机的源头的;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从现实理性出发的选择,又是如何一步步将唐山从生态危境中拽回来的。
唐山需要的不仅仅是又一场“环保风暴”,而是一个以可持续增长和后世的福祉为出发点,政府、企业、NGO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系统改造工程。
2007年1月21日
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唐山126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III1轻微污染
对健康影响
长期接触,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
资料来源:唐山市环保局(下同)
晚17:30分,北京-唐山的K27次列车,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城市,它曾诞生过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现代煤井、第一条标轨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
如今,它的光荣来自钢铁。河北是中国第一钢铁大省,唐山是河北第一钢铁大市,占河北钢铁产量一半,全国钢铁产量1/8强。但是这个光荣也随时可能变成一场诅咒。唐山已经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来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将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唐山赫然在列,官方评语为:“唐山市,在没有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全市依然建设了70家钢铁企业,且80%没有经过环评,近几年钢产量已达到全国十分之一,但钢铁企业的平均产量仅在65万吨以下,规模小且布局分散,造成大气和水的严重污染。”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2004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就曾点名指出,唐山钢铁行业无序发展,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当时唐山随即掀起过一场短暂的“环保风暴”。
记者对面坐的就是一个家在唐山市区的小伙子,眉清目秀,思路敏捷,在武汉大学读大四。毕业后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奋力拼博,或者回唐山找份安逸的工作,应该是他这样的年轻人常见的选择,但他的答案却让我大吃一惊,“我准备去迁安(唐山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就算娶个迁安的媳妇也好。”
迁安的煤和铁是唐山钢铁的重要动力,其本身也有大量钢铁企业,接下来他的描述让我不再为他的选择而惊讶,确切地说,他对迁安的理解就是一个个传奇般的财富故事。“迁安只有三种人,矿主、矿工以及把土地卖给矿主在家坐着吃红利的人。”
据他说迁安耕地很少,农民基本上都靠矿吃饭,矿主给被占用了土地的农民每年很高的报酬,过年过节还另有补贴,而且报酬是按照人口给的,所以迁安的姑娘很少外嫁,通常要“倒插门”。每次车展,迁安的矿主都会开回一个豪华车队来。马路上跑的全是粘满粉尘的宾利、劳斯莱斯、悍马,就算一般的小矿,每月至少也有100万元的纯利。
迁安是河北省百强县第一名,它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各路人马。“不仅我们喜欢去,流氓青皮也特别喜欢迁安,因为永远不愁没有‘业务’。”他说。
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山头都不是靠一纸公文可以保护得住的,往往那些有势力的人,抢下了一个矿,然后才去弄批文。即使在现在,农民与矿主之间表面上的“和谐”也是一次次冲突之后双方妥协的结果。
他把迁安形容为一个早晚要因资源枯竭而毁灭自己的天堂,这其中有多少是道听途说的发挥,看来只有到迁安之后才能验证了。
20:30分,下车之后,走进唐山抗震纪念碑附近的一家肯德基,它看起来和北京所有的肯德基同样卫生,但是接过零钱,才发现都是黑乎乎的,而且几乎找给每个人的钱都是如此。
我们住在新华大酒店,这是这个曾有惨痛记忆的城市的最高建筑之一。而不远处,就是在2006年因大联合而轰动全国的唐钢集团,它几乎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明天我们将拜访那里。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