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文章正文 | ![]() ![]() |
|
|||||
| |||||
感恩于水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韩俊涛 文章来源:资源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9 | |||||
水是生命之源,现代科学证明,地球上的生命诞生在水中,水是生命奇迹的真正创造者。水造就生命以后,继续承担着养育和保护生命的职责。在整个生命的发展过程中,地球依靠水圈,凭借水特有的热容量和汽化热,维持适宜生物生存的相对恒定温度,并对生物内的体温起着调节作用。并且,水以自己最佳溶解剂和特有稳定性的自然地位,成为生物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优良介质,主导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持生物旺盛的生命力。水不但造就了生命的历程,而且隐身于生命体内。据统计,有相当于全球河流一半的水,流淌在人类和动物的血管里,蕴藏在植物的根茎叶脉之中。 管子曰:“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人的孕育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水。在人体组成的成份中,水的含量最高,大约占到人体重的60%~70%。成年人每天要从饮食中摄取2.5升左右的水,同样,也通过呼吸、排泄,排除2.5升左右的水。医学证明,人在有水无食的情况下可以存活一个月,没有水则连一个星期也活不下去。就人类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来说,水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保障。江河湖海等水域蕴藏的丰富水产品,一直是人类的重要食物之源;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更离不开水的滋润哺育。就人类的物质财富来说,无论是农业的丰收,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还是乡村、城市的繁荣,离开了水的保证就会寸步难行。可以说,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都蕴含着对水的开发和利用。 人应该学会感恩,人应该感恩于水。然而,我们目前感恩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一是感恩的意识淡薄。人们只是在尽情享受着社会、他人以及大自然的恩惠,却很少产生感恩的意识和情感。二是缺少感恩的行动。很少积极主动地去反哺那些施恩者。更有甚者,不但不去感恩,反而恩将仇报。以水为例,浪费水、糟蹋水、污染水的现象随处可见,水资源的严重透支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因素;河道断流无水可用,污染严重水体变臭,守着河流无水喝,一条条河流的生命已经或正在被终结。人民群众能否喝上干净的水,已经成为共和国最高决策者们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 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是对人的基本要求,感恩于水是这种基本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才能做到感恩于水呢?首先,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感恩于水的意识。要亲水、敬水,与水友好相处,与河流友好相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次,感恩于水就要百倍地爱惜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水源,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护水体。就我们水利工作者以及流域机构来说,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当好河流的代言人,忠实地履行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神圣使命,让一条条江河在广袤的大陆上生生不息、滔滔奔流,一路滋润,一路养育,健康快乐地流入浩瀚的海洋。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成就水的思念 水的物理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 动物与水的关系 植物与水的关系 水的生态意义 水的全球循环 水:自然和社会的生命之血 敬畏于水 [原创]水•溪流• 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态教育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20003010510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