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保护是远离

作者:付立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13

  在我心中,可可西里是一片神秘而又遥远的土地。这或青色或绿色的山脉坐落在青藏高原的腹地,海拔很高,气候寒冷而干燥,人类难以生存,从而造就了一片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虽然我对这片土地非常向往,但当听说在可可西里将要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组织游人深入到可可西里的核心地带时,却有了一种深深的担心,担心人类的进入终将毁了这片世外仙境。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是个复杂系统。与线性的简单系统相区别,复杂系统是含有非线性的系统。非线性的系统具有一种特别的能力,也就是各个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动,能够自动回应系统中极其微小的变化。有人形容置身于这样的系统中,就像在一种特殊的迷宫中行走一样,你每迈出一步,迷宫的墙就自动改组一次。换句话说,非线性系统中的要素相互关联,事情彼此交织在一起,牵一发就会动全身。

  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正是这样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生态系统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兽以及那些极其微小的微生物们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相互作用导致每种生命的生存演化都不仅仅只是它自己的事情,它生存状态的变化必然会改变其它生命的生存条件,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当然,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可是这种适应是有限度的,基于系统所固有的非线性,在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时间生态系统的反应可能异乎寻常,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局部的生态崩溃,一个地区原有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的消失和瓦解。

  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人这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种带来的往往是极强的干扰,影响并决定生态系统中其它生命的生存是人常干的事情,通常我们会看到两种后果。

  一种后果是人为地确立了一种或几种生命物种的优势,剥夺了绝大多数物种的生存机会,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打乱了生态系统原有的格局和功能。农业、养殖业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发生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

  西双版纳曾经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这里的气候十分适合植物生长,因而也成为了动物的乐园,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土地上有着占全国总量1/4的野生动物物种和1/5的野生植物物种,是个极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可是自从发现橡胶树也能够在这里生长之后,在短短的不到60年的时间里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要想让极具经济价值的橡胶树长得好、长得壮、多产胶,必须让它独占那一片土地。于是人们不懈地努力着让橡胶林里除了橡胶树之外寸草不生。终于,满山只有一种树,单一的橡胶林取代了热带雨林,一种绿色遮蔽了雨林中原本存在的所有绿色。同时,在上不飞鹰,下不走蛇的橡胶林里,与热带雨林相比,鸟类减少了70%以上,哺乳类动物减少了80%以上。今天,在失去了生物多样性的西双版纳,糟糕的生态后果已经显现,最为明显的是大面积的橡胶林所导致的气候的干热化: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下降。有一个数据的对比很能说明这种变化:在西双版纳的首府景洪市,1954年的雾日为184天,而2005年却只有22天。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存在一个怪圈:一个自身既不能保水,又不能保土,同时又十分娇气的物种,人为地成为唯一可以存活的物种;这个物种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原本是由热带雨林营造的;而它的存在和扩张却以热带雨林的消失为前提。那么,伴随着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仍在不断加剧的橡胶种植热潮,当所有的亚洲热带雨林都被橡胶林取代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橡胶林是否还能独自存活,更不敢想这个地区生态系统最终的结局。

  另一种后果是上述后果的极端情形,即由于人类干预过度,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这里所说的度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因地因时而异,反映的是生态系统抗干扰的最大能力。在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如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相对较强,还给人类的活动留下了比较大的余地;而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区域,如南北两极、高山地带等,生态系统基本上处于一种敏感的平衡状态,抗干扰的能力极低,适应人类干扰的能力极低,一旦受到扰动破坏,短期内极难恢复,甚至根本无法恢复,具有不可逆转性。

  就以可可西里为例,这里海拔高,寒冷、干旱、风大、辐射强、温差大、土壤贫瘠,长出的每一棵草都极为不易。为了活下去,在漫长的冬季,它们的根系要能忍耐零下40—50℃的极端严寒;而在短暂的夏季,迅速地开花结果繁衍生息成为它们最重要的事情,它们要能适应降水和气温的高峰同时出现的气候特点,在短短的80—120天内完成在低海拔地区需要从春到秋才能完成的生活周期。能够适应这种严酷自然条件的植物物种很少,因此高原植物群落的种类相对贫乏,群落结构也很简单,也致使这里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很容易破坏却很难恢复。

  虽然现在可可西里地区的原始生态系统仍比较完好,然而,同在青藏高原上的聂聂雄拉山却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聂聂雄拉山位于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里,1984年,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在那里见到的是生机勃勃的高寒草原,绿草覆盖着整个山坡;而仅仅20年后的2005年,同一个地方已经没有绿色,一片灰黄的土石裸露地表,草原严重退化了。科学家们认为过度放牧、开垦耕地、薪炭砍伐等人为因素是草场退化的重要原因。

  当然,可可西里保护区并没有让人们进去开荒种地的打算,只不过想让一些充满好奇心的人们有机会见识一下原本完全没有可能见到的神秘之地。但是,似乎可可西里的自然条件比聂聂雄拉山还要严酷一些,一直是无人区的状态是它的保护,同时也可能意味着它对人类活动的适应性极差,那么人的进入本身就有可能对它造成严重干扰。在可可西里,夏季对人来说只是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节,而对植物而言却是一年当中仅有的可以生长的时节,很难相信络绎不绝的人们不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在别的地方踩死一棵小草、采集几朵小花也许算不了什么,很快就会有更多的花草再长出来;而在这里,一棵小草的死去,却可能是一片草地消失的开始。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可是还记得生态系统是复杂系统吗?在复杂系统中一个很小的事件也有可能放大并扩散,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这就是“蝴蝶效应”。“蝴蝶效应”的存在使得局部生态崩溃的发生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尤其在青藏高原这个典型的全球变化敏感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地区。

  显然,可可西里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肯定的,不能肯定的只是它究竟脆弱到什么程度和它能够承受怎样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否带着生态的帽子,旅游开发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冒险。如果我们设置自然保护区的目的真的是保护那里的植物和动物,保护那里的生态系统,那么真正的好办法就是让它依旧是无人区。因此,为了可可西里的原始生态能够依旧完好,还是让我们克制一下猎奇心理,放弃接近它的机会,远离它吧。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卫报科学图片展示卫星眼中的地球
    人造岛屿、火山爆发、沙尘暴,玩惯了Google Earth的我们是否…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