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学校 >> 学校风采 >> 国家级绿色学校 >> 文章正文 | ![]() ![]() |
|
|||||
| |||||
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属小学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属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8 | |||||
开展环保教育 创建"绿色学校" 一、学校简介 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小是省级"文明学校"、"省示范小学"。创建于1902年秋。全校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800多人,校园占地21亩,校舍建筑面积12126平方米。教职工84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48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41人,教师平均年龄36岁。 崭新的校容校貌,优良的学习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强大的师资阵容以及严谨的治学风范,使附小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德育工作为首位,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育科研为龙头,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先后获"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全国学赖宁先进集体"、"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福建省小学名校"、"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福建省'五无'学校"、"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学校"等全国、省级二十五项荣誉。 二、学校环境教育的由来和发展。 九十年代初,福安市开展《爱我中华,美我福安》知识竞赛的式题中有一道"韩阳十景"之一"龟湖夕照",原校址于龟湖湖畔的我校学生感到十分费解。当时有位颇通《福安县志》又喜诗词歌赋的少先队总辅导员引经据典,生动地讲解了"十景"的地理位置、由来和变迁,不管老师怎么费尽口舌,同学们对近在咫尺的"龟湖夕照"在心目中总是难以成景。追根究底,原来学生只看到现在的龟湖,已难有"龟",因为污染,已成死湖,而且湖水发黑,鱼虾绝迹,它成了城区的 大型化粪池。特别是夏季炎热天气,杂物堆满湖面,臭气时时袭击校园,同学们在校上课,饱尝水污染的痛苦,流传几百年 "韩阳十景 龟湖夕照"在学生心中难以成"景"的根在污染,为什么眼前龟湖与我们的前人感受不一样呢?学校环境教育的课题由此而出。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范围的生态破坏,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致命的危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福安这样的小城镇,已经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这项全民性事业,它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做到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家园的目的。就这一点而言,环境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全校上下形成共识,启蒙性的环保教育,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相合,系统教育与课堂渗透相结合,接受教育与主动探索相结合的办法,在全校开展了持久的环保教育。 三、开展环保教育,创"绿色学校"具体做法: 江泽民同志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教育者应站在跨世纪的高度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把环境教育、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抓住机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使全校师生明确认识了环境教育及保护人类生存的意义。学生基本懂得了什么是环境美,初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品质,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我们具体做法是: 1、加强领导,更新观念,明确目标,齐心协心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领导重视,认识统一,目标明确是深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 的重要保证,为此,我校始终把加强环境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和年段长为成员的福师附小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把"创绿"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我们响亮提出,文明学校必须是绿色的校园;福建省名校应该是环保的先锋;示范校更须是"绿色"的典范;省级绿化红旗单位,理当是走在"绿色学校"的前例;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开展"绿色学校"教育,义不容辞。学校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创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全校上下一条心,齐心共抓创建工作。校领导经常利用国旗下讲话,教职工例会宣传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运用学校广播、闭路电视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定期请环保局业务骨干进校讲座、辅导,使全校师生真正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是培养跨世纪公民具有高度环保意识的奠基工程,是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举措,为实施环保教育取得共识。 2、寓"创建绿色学校"教育于各学科教育中,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也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各学科教学都包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发动教师充分进行挖掘学科教学中环保教育因素提出:备课不忘环保教育渗透,讲课强调学生环保意识形成。特别是语文、思品、自然、社会、健康、美术等学科教育中开展下列几项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1)保护有益动物和珍稀动物的教育。(2)节约用水,用电的教育。(3)保护家园的教育。(4)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5)保护环境卫生的教育。例如十册思品《保护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我的宇宙中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已视为世界的公害,促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美化、净化、绿化家园活动中。通过学习,学生能自觉提出各种切实可行又力所能及的 措施。如:在校园组织保洁队。保护校园环境不在校园高声喊叫,在家中听音响,看电视注意邻居休息、工作。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注意校园、社会的白色污染。有的同学还通过学校向家长呼吁,接送同学的摩托车不要进入校园及校园外的通道,过多的摩托车排出尾气,影响校园空气。又如《劳动》课学生学会的各种劳动,也应用于校内外绿化活动,为美化校园、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通过各学科教育,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在学习文化知识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环保的有关知识。 3、利用有利契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运用学校班会,少先队活动,实施环保教育,既丰富教育内容,又达到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1)抓住搬迁契机,对比新旧校园环境,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由于福安市城建需要,我校迁址新建,经过一年多建设,于1998年搬入新校园。新校园位于城区富春坂,它的东面是闽东烈士纪念馆和新建的富春北路;西面是富春溪,隔岸还有一片古老的原始森林带;北与市体育中心仅一墙之隔;南面是秀色天然的富春公园。这里空气清新,得天独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校园环境。迁校一年多来,深得各级领导、来宾的称赞。参观群众络绎不绝,赞不绝口。优美的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好材料。 (2)组织少先队假日环保活动,在美化社会环境中增强环保意识。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继续增加,我国环境形势比较严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程度在加剧,它是影响改革开发和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校园附近的垃圾转运站,同学们目睹环卫工作人员日夜不停地美经市容,转运生活垃圾。因此学校少先队经常以开展少先队员假日环保小分队活动形式,走出校园,深入公园、森林、车站等公益场所,清除白色污染为美化市容出份自己微薄力量。坂中森林公园,是城区人民双休日休闲好去处,也是中小学生春游、秋游必去之地,虽是原始森林,游玩人多了,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环保小分队带着编织袋和工具,经常来这里清理游人随手乱丢的塑料袋、纸屑、果皮、烟头、易拉罐、玻璃酒瓶等什物。在学生亲自动手参加环境卫生的公益活动中,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要求学生通过课外学习,了解查阅有关资料,掌握这些生活废品在自然界中停留时间,并在黑板报广楼进行宣传。经过学生深入了解,明确了生活废品在自然界停留时间。 这些常识的掌握,也使学生大为震惊,促使学生养成不乱扔什物习惯。 (3)教育学生保护水源,增强防止水污染的意识。 福安市自来水公司抽水机房位于我校西侧。全市生活、工农业用水,都从这里送出,保护水源,也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家园的环境和生态。福安市政府的《加强富春溪水源卫生防护工作的通告》就在校园旁边,我们组织学生到通告牌前,学习讲解通告内容,使立在我校园旁边的通告牌也成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课本"。通过学习强化学生环保习惯,使学生不往河中扔什物、废品、垃圾,洗涤有害物品,不在源头规定范围与家人一起游泳等,并甘为小小水源保护宣传员,使更多的人知道防止水源污染的常识。更多的人来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富春溪水源。 举一反三,通过这一"通告"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许多公共场所的公告,农村的乡规民约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大家都要共同遵守。 (4)通过环保宣传纪念日,开展环保教育又是我校一特色。几年来,多次通过植树节,爱鸟周 ,地球日,环保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环保知识在全校学生中得到普及。学生通过读环保书藉,看环保宣传影视,参加环保画展,编排环保文娱节目,通过环保知识竞赛,身临多方面环境知识氛围中受到环保教育。2000环保千年的全校环保知识竞赛,更把今年的环保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通过请市环保局副局长到校讲座和学生人手一份的环保材料,在各班开展"六一"环保游园的基础上,推出全校竞赛选手,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许多环保知识,学校这一活动在《福安报》和市电视台都得到报导。 4、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绿化,培养学生美化环境意识。 我校是省级绿化红旗单位。校园绿化指数达百分之六十多,马尼拉草皮近6000多平方米,绿化带300多米,各种乔、冠木200多棵,盆花500多盆,是个花园式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走进校园,师生都受到美的熏陶。每年植树节,师生齐动手,为美化校园进行义务劳动。人人在植树,栽花中享受美化环境的乐趣。因此在1800多人的校园中,无人摘花、爬树、践踏草地。爱护花木成了同学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并把这些行为延伸到社会、家庭、公共场所,附小每位学生都有良好的美化环境意识。 创建绿色学校,不仅仅是让校园绿起来、美起来、干净起来,更主要是教育好我们的 孩子,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从小获得环保意识,学会怎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可以说绿色学校不单纯是一个教育工程,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这样才能真正让校园绿起来,社会绿起来,地球绿起来。虽然我们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严峻,教育工作将是长期、持久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江西省信丰中学 江西省临川二中 江西省南昌市青新小学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 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中学 海南省国兴中学 广西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