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张松涛: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选择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张松涛: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选择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张松涛    文章来源:IT经理世界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22

 

众所周知,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可持续发展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WTO协定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新的多边贸易体制基本原则和宗旨之一,它在前言中明确宣示,各国应“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虑对世界资源的最佳利用,寻求既保护和维护环境,又以与它们各自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和关注相一致的方式,加强为此采取的措施”。

 

人类步入21世纪,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在今天努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更大、相对标准更高,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资源的稀缺、垄断的加剧、自然生态和大气环境的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等,发达国家在其中的主导因素和主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因此,要让世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发达国家无疑必须首先做出更大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付诸具体的行动。

 

  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以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早期思想,他的有关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题辞,应该就是现在循环经济的最初思想。那个时候,他就指示在国务院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关注和研究环境保护问题。此后的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境和发展大会,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随后的1973年,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这就是现在的国家环保总局的前身。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提高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重要成果。1992年,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后,中国政府认真履行环境与发展的义务和责任,落实里约会议后续行动,1994年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7年,中央发出号召,要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从1999年起,中央每年召开一次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之后,颁布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去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通过各方面积极推进,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部分地区和某些方面有所好转。

 

  但是,诚如大家所知,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资源无序利用,使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欠账较多,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资源和环境总体形势严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新世纪头20年,中国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提出坚持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将资源和环境建设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一项与人口政策同等重要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第一,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率底、资源结构严重不平衡。我国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2%,但耕地仅占世界的8%,能源、矿产等许多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原油、铁矿砂、氧化铝和许多重要矿产资源的进口已占国内消费量的1/3-1/2。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继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还将继续下降。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更高阶段迈进,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第二,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体制、机制转换仍在进行之中。粗放型、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经济增长投入高、产出低,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仍然严重。2003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的投资高达5亿元;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只占世界的4%。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重道远。

 

  第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努力,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将愈发突出,统筹协调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难度加大。因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更加艰巨。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共同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必须进一步加快我国的改革开放,更新观念、依法治国、完善体制、调整政策、培养人才,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既是中国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务实的作风,努力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积极推动世界在更大范围实现可持续发展,力求在与国际经济互补共进的过程中,实现双赢、共赢。

 

  1、在实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工作。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更好地珍惜和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以及一系列重要资源,加强环境生态建设和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以尽量少的资源耗费获取尽可能多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创造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国家。

 

  2、在农业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积极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科技革命,发展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推动实现规模经营。继续推广科学施肥,合理、节制使用农药,治理农业(包括养殖业)的生产污染,切实减少农业生产对于资源和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

 

  3、在工业方面,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比率,建章立制,牢固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要大力推动企业规模经营,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要在各种类型企业推行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切实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广建设节水型和节能型工业,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工业化发展的齐头并进。

 

  4、树立全球化的资源、环境理念。在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中,充分重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争取更好的国际资源配置效果。欢迎跨国公司来华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建设、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欢迎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外商投资项目来华落户,欢迎在华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以及更多的产业配套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员工培训基地。促进国内各类企业利用外资、承接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大力发展配套产业,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既服务于世界经济尤其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又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总结26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把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加强交流和磋商,推动贸易和投资在更加公平、透明、可预见的条件下不断扩展,争取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在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取得新成效。

 

  5、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和实施资源保护利用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完善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等一系列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执法,在全社会树立资源和环境的守法意识。

 

  6、采取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大政府在资源和环境保护建设方面的投入,健全有效的社会和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制定各项经济调节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制定和实施主要能耗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机动车辆等强制性能效标准,使技术门槛成为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运用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重点难点行业和地区以及薄弱环节的管理监督,有效预防和治理各类污染。建立和完善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全方位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7、加强全民教育和大众宣传,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转变全民观念。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生态建设与保护教育,在大中小学开设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课程,强化大众普及教育,建立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全人类的资源合理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如何保护全球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
    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中国生态与环境动态监测网络
    中国的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
    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色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防治土地退化 促进农业可持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