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地方发展应与治理污染相结合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地方发展应与治理污染相结合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刘纯银    文章来源:红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5
 

  据最新一期的《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中国经济一步步攀高的同时,以产业梯度转移的名义,一些污染产业也正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由城市向农村一级级迁徙。摆在地方决策者们面前的选择是: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积极吸纳污染企业的江苏省响水县,其环保局局长孔令逸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在温饱和环保面前,人们肯定选择前者。该县招商办主任张兴荣认为,先污染后治理,已经被西方国家反复论证了许多年,已经成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发展公理,要发展工业都逃不过这一劫。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在控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上取得一定进展,但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仍是中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们必须节约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资源,否则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大困难和挑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走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地方政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应坚持经济发展与治理污染并重的方针,不要一边倡导要发展,一边又允许污染随便排放。

  一是要严格市场准入管理,防止高消耗、高污染项目上马,大力发展节能少污染型企业。体制创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保障,我国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今后地方工业污染防治要由末端治理为主转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为主,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杜绝新上污染重、资源消耗高的项目,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体系。

  二是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限期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科技进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我国要面向需求,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着力开发一批资源节约的关键技术。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减少资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扼制流通领域的浪费现象,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推动公用设施和公务活动节约资源;最终达到企业增产、增效不增污的目的。

  三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地方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人身上。要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大幅度降低污染负荷,促进地方经济向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和生产清洁型转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实现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更新;促进企业实现设备的淘汰更新;促进各单位实现高科技人员的引进。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环保产业政策与环保标准,严格依法生产经营,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把环境要素计入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消除地方生产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不断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科学合理利用资源、适度文明消费的良好习惯。要坚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示范者、推动者。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如何保护全球环境
    论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
    长江治理开发经历回顾
    绿色乡恋
    水华治理方法与我国淡水湖泊
    发达国家怎样治理道路运输领
    中国主要含砷矿产资源的区域
    河流与城市的生存发展
    饮食业油烟治理技术的发展及
    榆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