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积极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积极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姜文来    文章来源:水资源环境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15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要,对世界格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国家、学者和政客从“恐惧”、“嫉恨”、“担忧”、“遏制”等不同角度,炮制了“中国威胁论”,给中国和平发展增添了巨大障碍。“中国环境威胁论”是“中国威胁论”在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由于环境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物质资源,也是国家综合实力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球性,倍受各国关注。因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鼓惑性和危害性甚至超过“中国军事威胁论”,不能掉以轻心,驳斥和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成为中国有关部门和学者重要任务之一,必须积极应对。

  1、“中国环境威胁论” 简要回顾

  “中国环境威胁论”是伴随“中国威胁论”逐步显现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大竞争对手苏联突然解体了,美国顿时失去了“敌人”,而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一些周边国家的警惕,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将改变世界地缘经济和政治格局,中国将成为潜在的世界“新霸主”,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威胁其固有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中国逐步被看作威胁其利益的国家,“中国威胁论”逐步成型并不断被强化。尽管“911”事件发生后中国尽力配合美国的反恐,努力树立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以及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的贡献而不是威胁的形象,但“中国威胁论”论调时常弹起,且以不同的形式现身,在不同情境下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具体在环境领域就是“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障碍之一。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美国《世界观察》上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水资源日益严重短缺,工业化进程大量侵蚀破坏农田,同时每年新增加大量人口,中国为了养活10多亿的人口,可能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引起世界粮价的上涨,对世界的粮食供应产生巨大的影响。布朗警告世界:“食品的短缺伴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其对安全的威胁远比军事入侵大得多”。布朗报告引起西方舆论界高度关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纷纷报道,部分报刊还发表了评论。

  尽管布朗报告没有明确地提出“中国环境威胁论”,但其论述粮食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水资源、土地、能源、大气等问题与环境密切相关, 其实质是一种不言明的“中国环境威胁论”。布朗报告曾明确指出,“(中国)大量烧煤使空气污染和酸雨日益严重,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减少了粮食产量、降低了森林的生产率,而且其危害已波及到日本和韩国。”

  继布朗发表报告不久,美国世界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马丁•沃克提出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遏制对策,包括“污染遏制”、“能源遏制”、“生活方式遏制”、“饮食遏制”、“贸易遏制”等等,其“遏制”策略的特点不是冷战时期采取的军事和外交遏制,而是包括与环境有密切相关的“污染遏制”等非传统的遏制方式。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会见江泽民时说,“美国认为中国对美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环境问题上”。这是美国高层最为直接的“中国环境威胁论”,而且是在两个国家元首会面时提出的,足见“中国环境威胁论”根深蒂固。

  最近一起“中国环境威胁论”声音源起于2006年4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的《美国指责中国“出口”空气污染物》报道,报道称美国环保署署长史蒂芬•约翰逊透露“中国在向远至美国等地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其中包括燃煤电站所排放的汞物质”,“这是(中国污染)对美国最为直接的影响”。约翰逊纠正并驳斥了《金融时报》的报道,他说:“很不幸的是他们错误地引用了我的话,而且没把我的话放在整个语言环境里,而是错误地孤立起来。”虽然《金融时报》错误报道戏剧般地被澄清了,但“中国环境威胁论”阴魂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没有被完全消除,他们还会在不同时段、以不同的形式显现。

  2、对“中国环境威胁论”所采取的对策

  面对“中国环境威胁论”,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作者认为,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至少应该主动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 集中精力治理中国环境问题,从源头上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

  毋庸置疑,中国的环境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不仅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确实不同程度地影响进一步提高中国国家的综合实力。根据中国环境公报,我国的水环境不容乐观,2004年七大水系的41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8%、30.3%和27.9%,除珠江、长江水质较好外,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海河水质均较差;大气方面,2004年监测的342个城市中,空气质量为三级以上的城市210个,占监测城市的61.4%,华中酸雨区酸雨城市占58.3%,酸雨频率大于80%的城市达21.4%;海洋环境方面,全国近岸海域监测的246个站位中,四类、劣四类海水占35.0%,全海域共发生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34次,其中5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16次,接近或超过500平方公里的赤潮10次。水土流失方面,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水土流失分布广,不仅发生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也普遍存在。

  面对中国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下大决心治理好,否则,无力用事实来驳斥“中国环境威胁论”。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很特别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并且逐步取得一定的进展。中国治理环境的决心和实效,为从源头上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环境治理取得良好进展,“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声音会不断弱化,直至会销声匿迹!

  (2)进一步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外交,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在合作中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

  自从中国1972年正式登上现代国际环境外交舞台以来,中国在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方面始终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环境外交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坚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发达国家是造成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者;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要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建立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经济秩序,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作用;中国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坚持维护国家的环境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等。开展国际环境外交,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而且能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我国的环境保护。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环境外交,2002年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与国际环境外交4次,2003年是6次,2004年是8次,2005年达到12次。2002~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领导出访与出席国际会议53次,安排和接待国外部级以上代表团103次。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尽管我国的环境外交取得了积极成效,加强了国际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但与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积极拓展国际环境外交的领域和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世界认识中国,在认知中加强国际合作,在合作与交流中逐步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制定和签约,并切实认真履行签约的承诺,用负责任的大国实际行动驳斥“中国环境威胁论”

  国际环境公约是解决世界性环境问题国际性的法律文件。为了更好地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我们需要积极地参与国际公约制订,在制订“游戏规则”的时候,维护中国的环境权益,发挥中国环境大国的作用。同时,对于已经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积极履行,树立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截止到2005年7月,我国已经缔约或签署国际环境公约达50项。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多边环境合作与国际公约谈判,仅“十五”期间,我国参与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维也纳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鹿特丹公约》、《核安全公约》、《巴塞尔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生物安全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等环境公约谈判,对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环境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无论是签署国际环境公约还是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最终需要通过认真履行已经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才能树立完美的国家形象,才能建立起诚信的政府。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整体是好的,有的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负责任的大国实际行动是对“中国环境威胁论”强有力的驳斥。

  (4)认真研究国际社会对我国环境造成的损害,从责任的视角回应“中国环境威胁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世界工厂”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关系。“世界工厂”生产产品无疑要占用或者消耗中国的资源,使本来就很紧缺的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紧张,同时对中国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出现了环境污染留地方,财富流出富“资本家”的局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一些法律的漏洞和单独追求经济利益动机等原因,一些发达国家将污染环境或者损害环境的产品转移到中国生产,对中国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地损害(详见水资源环境网,http://www.jwater.cn),如日本对国内森林资源采取严格的保护制度,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一次性木筷满足其国内市场上对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国森林资源损害。目前,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倾倒垃圾的“垃圾场”行为一直持续发生,给中国环境带来污染,损害不容忽视。2003年中国塑料垃圾、废铁、废纸的进口量分别是1990年的125倍、50倍和21倍。2005年1月,中国从西班牙进口的果汁纸包装集装箱中就发现了5.5万只以上的苍蝇,几乎与此同时,又在从美国进口的废纸里残留的咖啡中,发现了橡皮虫幼虫。

  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上面所列事实只是一部分。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不仅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认识,更重要的是从定量的角度进行认真分析,然后将研究成果公布给国际社会,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的环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国际社会造成的,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制订国家环境政策和贸易政策,而且有利于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

  (5)探讨我国对世界环境贡献,用“中国环境贡献论”批驳“中国环境威胁论”

  作为世界组成的一部分,中国的资源开发利用对世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是必然的,中国不是世界环境的破坏者,而是对世界环境有着积极贡献的国家,理应得到世界的赞许和尊重。目前占世界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消耗全世界已探明储量50%的矿产资源,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的62%,铝、粗钢和铜占50%以上,而中国人口占世界20%以上,总资源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占世界第五位,能源总自给率90%以上,远高于美国和日本,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约为美国的1/15、日本的1/10。世界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为世界环境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对世界环境所做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相对较低的资源消耗上,还表现在其他众多方面,法新社曾发表消息认为中国对世界环境的贡献很大,包括中国在太阳能开发利用上科技领先,通过太阳能利用技术,已为3500万栋建筑物提供热水,同时中国在高效节能灯方面也成为世界上的佼佼者,中国最近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为人们利用风能、生物能源和其他新型能源,奠定了法律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中国的环境和发展问题,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全球环境的重大贡献。我们要深入探讨中国对世界环境的贡献,并且用“中国环境贡献论”理直气壮地驳斥“中国环境威胁论”!建议相关部门编制并颁布“中国环境贡献白皮书”,大力宣传中国对世界环境的贡献,用事实和数据来回应“中国环境威胁论”。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姜文来)

转自 水资源环境网:http://www.jwater.cn  QQ:50346367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云南环保的前置效应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中国生态与环境动态监测网络
    绿色乡恋
    环境雌激素的研究进展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与环境共
    德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启
    全球性环境问题
    高青县闫马小学三大措施促环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