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健康长江与三峡工程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健康长江与三峡工程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蔡其华    文章来源:长江水利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7

  (2007年9月9日,长江委主任蔡其华出席2007中国科协年会水利专题论坛——“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的影响”,在会上就“健康长江与三峡工程”进行了专题论述)

  维护健康长江的内涵

  健康的长江,应该是一条生态功能与服务功能和谐统一的河流,既具有良好的生态,又能够造福于人类。其内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维系良好的水土资源与水环境状况;二是保持良好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三是保持水生生物丰富、多样性;四是具有足够的调蓄洪水空间和河道泄流能力,防洪工程完善率和非工程措施完善率满足防洪安全需要;五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控制在生态与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维持健全的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诸多为人类服务的功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长江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岸线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支撑。然而,由于长江洪水来量大、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等自然原因,长江流域仍存在局部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局部地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长江流域还面临着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影响到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长江实际,不断探索总结,提出了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新时期治江思路,强调“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强调“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强调“调水区和受水区统筹兼顾”,以确保长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开发利用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累进影响降到最低。为此,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点、线、面”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发挥长江三峡及其以上控制性水库群综合利用调度的作用。要从流域整体角度,进一步发挥长江三峡及以上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的作用。一要从发挥防洪作用出发,进一步加强对长江上游水库群特别是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和对策的研究,开展长江三峡及以上控制性水库群的联合调度;结合长江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进一步研究、复核长江中下游防洪工程的规模和布局。二要探讨径流调节作用,研究水库群满足中下游供水与灌溉、航运、生态要求的联合运行原则、方法和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上游干支流水库对中下游河道和湖泊的累积影响。三要研究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在中下游遭遇特大干旱、水污染等突发事件的联合调度作用,制订上游水库群的应急调度方案。

  二是确定河流河段开发与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和红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长江流域开发利用的需求仍然十分迫切。但是,从维护健康长江、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应当保证流域的开发利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要在广泛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多年来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影响健康长江的敏感指标,拟定平衡控制点,重点提出防洪保安、水资源开发、水能资源开发、水域纳污能力、生物完整性等控制条件或控制性指标。例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目前国际上通常把40%作为水资源利用率的一条红线。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现在维持在18%左右,规划到2030年,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长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将被严格控制在25%以下,为健康长江构建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

  三是做好流域面上河流的功能区划。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水利部的要求,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要求,根据河流水资源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划定流域内各类河流河段的功能区划,合理确定不同河流河段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功能定位及目标和任务,提出各类功能区的开发利用限制条件,加强对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在长江流域,我们将抓住五大关键区域,即生态脆弱的源头区、水电开发集中地的上游地区、与饮水安全息息相关的重要水源区、洪水威胁严重的中下游平原区、作为重要湿地的洞庭湖、鄱阳湖与河口地区,切实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重点要对长江上游干支流水能资源开发密集区进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划分,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总之,要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以及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做好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功能区划。

  三峡工程对维护健康长江的作用与影响

  三峡工程地处长江中上游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工程,它不仅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而且可以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三峡工程的建成投运,为建立人类与长江的亲和关系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峡工程是保障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拥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长江中游各地区防洪能力将有较大提高。在不运用分蓄洪区的情况下,可使荆江河段由目前仅防御10年一遇洪水提高到可防御100年一遇洪水;在遭遇大于100年一遇直至1000年一遇或历史上最大的1870年型洪水时,通过水库的调节,可控制枝城流量不大于80000立方米每秒,配合运用规划设置的分蓄洪区,可保证沙市水位不超过45.0米,避免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三峡水库对中游洪水进行补偿调节,遇1954年洪水,可使中下游的分洪量从目前的492亿立方米减少到398亿立方米或336亿立方米,减少分蓄洪区的损失。

  三峡工程有利于改善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减轻荆江地区承受毁灭性灾害的风险,大大减少因防洪、分洪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洪枯水的调节,有利于湖泊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三峡大坝下游枯水期可比天然情况下增加流量1000~2000立方米每秒,能大大提高坝下游枯水期的纳污能力,改善和稳定坝下游水质,对冲淡长江口咸潮、缩短咸潮历时、降低长江口盐度、改善水质等作用明显。三峡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所发电量相当于年燃烧5000万吨原煤的能量,可避免建设同等规模火电站对生态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三峡水库运行后,因泥沙的沉降和生化作用,将实现清水下泄,使坝下游水质变好。

  三峡工程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峡工程虽然带来了水库淹没损失,但却使百万移民从此告别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三峡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大量的补偿资金和其它资金的投入,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利于促进地区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三峡工程可调节长江水资源,改善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条件;其巨大的装机容量可为长江流域的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电能,同时也带动了长江上游的开放与开发,对长江中下游,尤其是以江汉平原为腹地的武汉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影响深远。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三峡工程建成投运后,由于水库蓄水和水沙条件发生变化等因素,对健康长江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影响和新的挑战。

  一是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影响。三峡工程的建成投运虽然提高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但相对长江巨大的洪水来量仍然不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三峡工程建成后,清水下泄导致长江中下游江(湖)将发生长时期长河段的冲淤调整,影响河势河床的稳定,江湖关系也将发生调整,这些都将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水库的蓄水运用使库区水深增加,流速减缓,泥沙淤积,近岸水域纳污能力减小,部分支流河口、库湾受回水顶托影响,营养物质富集,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同时,三峡水库的蓄水运用还有可能诱发库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三是对三峡坝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投运后对水沙的巨大调节作用,将使长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河道演变和江湖关系及河道泄洪能力等发生变化,从而对坝下游区的水环境与水生态产生影响,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洞庭湖、鄱阳湖、长江口等重要湿地的生态功能。

  科学应对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新情况新问题

  维护健康长江就是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水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中确保生态环境不遭破坏,促进流域生态的良性循环。针对三峡工程投运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应对,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作用,确保三峡工程的可持续利用和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应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建设,进行连江支堤、湖堤及蓄滞洪区等的建设;二是要加强长江中下游河道原型观测,及时提供分析和决策依据;三是要加强科学研究,继续全面深入地分析水沙条件的变化,研究水沙条件与河湖冲淤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进一步分析三峡工程建成后中下游河势调整趋势、江湖关系变化及防洪形势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四是加快实施荆江河段河势控制应急工程。五是要建立长江中下游崩岸守护和河势控制专项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崩岸险情监测及应急抢护机制,保障长江堤防安全。

  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的水污染防治。三峡库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是制约三峡工程正常运用的关键,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十分重视。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水利、国土、环保、农业、林业、建设、交通、卫生等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了对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加大了对环保的投入力度。下一步仍需继续加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加强长江干流攀枝花、重庆等城市江段岸边污染带控制和支流沱江、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水污染治理;二是要确保三峡库区及上游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正常运行;三是要严格实施三峡库区水域限制排污总量,强化监督管理,保证库区水质达到水功能区要求;四要加强水土保持,实施封山育林,保护和修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五要进一步研究“蓄清排浑”调度方式,有效减少库区泥沙淤积。

  认真研究三峡水库坝下游生态环境改善措施。在综合分析三峡水库现状调度方式对水生态的影响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实施水库生态调度,探讨水库调度“人造洪峰”的可行性和维持长江中下游干流河型基本稳定的水库调度对策,研究下游水生态及水环境保护、水生物及鱼类资源保护、减缓泥沙冲淤、洞庭湖、鄱阳湖和长江口重要湿地保护等对水库调度的要求,提出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方式,并制定水生生物的保护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殖基地。同时,在工程运行管理中,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条件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免水库蓄水对下游生态用水和城乡供水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长江患“早期癌症” 不抓紧治
    潘岳:思想复杂的“顽皮孩子
    沱沱河 探秘长江的源头
    三峡工程与环境保护
    长江水污染趋势及对策分析
    “长江之子”的富民净水工程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岌岌可
    长江遭遇生态危机(图)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