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http://www.eedu.org.cn    作者:王孝忠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8年1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5
  摘要:水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以水能转化的水电,是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牵涉到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关系到防洪、灌溉、移民等公共安全与利益,尤其还涉及到资源与环境问题。本文通过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生态环保关系等问题的论证,阐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到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影响统筹兼顾。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

  一、湖南省水能资源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湖南省5km以上的河流有5341条,总长9万km。年平均降雨量1450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89亿m3,河流自然落差较大,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570万kW,技术可开发量1323万kW。截至2006年底,全省水电装机容量860万kW,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50%。按规划仍有大中型水能资源191万kW、小型377万kW尚待开发,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湘西自治州、怀化、邵阳等西部地区的中小流域。湖南水能资源开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电源点数量多、分布广。全省已建成4800多大座中小型水电站,数量位居全国第三,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五;二是库容小,作用大。大多数水电站除发电外,还需承担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任务;三是农村水电开发方式与管理模式多元化。“十五”以前建设的水电站,大多为国有或集体所有,现已大部分改制;“十五”以来新建的水电站则主要以民营、股份制为主。

  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世界15%的能源。中国已经成为石油、矿石等能源和矿产资源最大的进口国之一,生态环境与能源安全等问题面临较大的压力。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使中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新目标,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正是有益于实现这一目标与任务的生态工程。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是人类改变、利用自然的重要活动,是人水和谐的重要纽带,涉及到资源环境、平衡发展、农民增收等诸多方面。水能载入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其绿色能源地位成为共识。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开发水能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水能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根据水力资源最新普查结果,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9亿kW,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4.02亿kW。已开发的水电占了全国电力工业1/4的比重。水能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它同土地等其它资源一样具有资源开发价值,水能资源经过规划,开发点是唯一的,如果不开发,资源价值就白白地流失了。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识之士曾言:“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水电是天赐的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其运行成本低,对社会发展所做贡献大,因此,世界各国大多是率先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到一定程度后,才转向其他发电能源。但我国目前水能资源开发率仅25%,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发达国家平均开发率在60%以上,美国、日本、法国、挪威等国则都在80%以上,也落后于印度、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

  2.农村水电为解决广大农村用电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时代,全球尚有20多亿人生活在没有电的世界里;新中国成立50多年了,在我国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还存在一定的无电村、无电人口,不少的人还生活在黑灯瞎火中。全国拥有3000多万千瓦的农村水电,为广大农村提供电力,对于改善农村能源供应,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改善教育卫生条件及减少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

  3.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水电占了我国己开发可再生能源的99%。开发水电不仅可以替代、节约矿石能源,尤其开发水电对减轻煤炭、石油大量消耗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压力贡献巨大。火力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硫造成酸雨严重,损失很大。据测算,全国农村水电每年可减少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150亿元。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围绕这一目标,水电将充当主力军的作用。

  4.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

  近十几年来,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同时,同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七五”以来国家批准实施了四批农村水电电气化县,2003年启动了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湖南省己建成44个水电电气化县,并启动了7个“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点项目。郴州是国际小水电基地,该市在农村水电建设中,坚持“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促工、以工还林”的指导思想,以星罗棋布的水电站水库积蓄水源,改善局部气候,促进水土保持,实施山、水、田、林、路、电综合治理。全市实现“以电代柴”16.3万户,占烧柴总户数13.9%,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45.9%提高到现在的65%,增加绿化面积2500km2。通过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及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减少了自然林砍伐,控制水土流失,遏制了环境的恶化,充分体现了农村水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5.水电不仅自身是绿色能源,它还是有效利用其它绿色能源的前提

  水电开、停机方便,在有水、火电供电的电网中,历来由水电承担调峰任务。因此,有专家专题从电网调峰蓄能的角度论证,电网如果没有足够的调峰蓄能能力,则并入电网中由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就会被大量废弃,严重制约绿色能源的发展。

  6.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往往与防洪减灾和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相联系,并不纯粹是一个能源问题

  治理江河洪水泛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水电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建造大坝水库,用水库的调节库容实现流域水量的时段调节,重新分配天然来水,蓄丰补枯,对提高下游防御对象的防洪标准,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下游断流,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流域综合效益的提高。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加强水电建设,对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止生态破坏,努力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并不是发展的负担,而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光荣而艰巨的重要使命,我们应借此平台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与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

  “十五”以来,我国水电发展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特别是民营办电来势迅猛,水电开发热潮兴起,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观念滞后、规划滞后、政策法规滞后、管理机制滞后等诸多问题纷纷凸显出来,也因此带来了包括生态环保在内的各种问题。这里,重点谈谈水电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大型水电大坝与中小水电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区别的。建设大坝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移民、泥沙河道、大气、水体变化、鱼类和生物物种、文物景观、地质灾害、溃坝等八个方面的影响。修建大坝带来的生态问题,成为水电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我国而言,上述影响中主要是要高度重视移民及建坝对泥沙与河道影响等问题。而小水电建设在各级支流,对气候、地质等不造成影响;战争影响、泥砂、文物保护等问题也不存在,对生物的影响不突出;还可以改善航道,移民影响问题也不突出。但小水电大坝如果存在工程质量问题,运行不当也有可能造成溃坝恶果。

  中小水电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一是引水式电站工程性脱水。引水式电站容易造成局部的、小流域的河道脱水,对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一些的影响。不合理的小流域水电的开发,容易造成局部河段断流,出现白滩现象,破坏原来的生态环境系统。对发电厂房下游影响一般由于发电尾水均匀下泄,对下游流量具有增益作用。二是建设时期的水土流失问题。像所有的开发建设一样,水电开发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开山筑坝会破坏天然的地质结构,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筑坝、修道路对土壤、植被及地表径流路径会带来破坏;此外,还有对社会和资源的影响:移民的问题是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在社会方面的主要影响。近年在水电开发中群众上访事件增多,绝大部分是因为移民安置补偿政策不落实造成的。对资源的影响:一是不能科学利用。如按原规划为高坝方案,有的地方急功近利,将高坝方案分别开发成低水头的迳流电站,高坝低修从工程效益角度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出发,从长远角度考虑,造成了水能资源浪费。二是不按“流域、梯级、滚动”的思路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上、下游,干、支流,兴利与除害的关系论证不充分。梯级水电站中的龙头水电站因为工程造价较高,由于不能优先开发,一些投资者仅从经济利益考虑而放弃了本应兼顾开发的其它社会综合效益。目前不少小流域内已建的小水电站多数是零星开发,盲目开发,没有整体规划,这种开发方式只注重了近期效益,容易造成小水电资源的浪费。

  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正确认识水电开发与生态的关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确保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任何水利水电工程,从工程的本质上说都是生态工程。水电不排放二氧化碳,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水对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二是水由于太阳的蒸腾作用和地球气候的变化,它是可以永续使用的。三是水电开发不仅在满足电力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改善能源结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在改善区域气候条件、拦沙等方面对环境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认为,就水电开发而言,应该辩证地认识水电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要单纯为了区域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要单纯为保持生态环境而使资源闲置不用。要按照环境保护优先,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进行开发。客观地讲,水电开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对生态问题需要正确对待、科学处理。从总体上看,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其关键是通过水电资源统筹规划和有序开发,维系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积极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重视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注重环保和移民的前提下,实行有序、有限、有偿开发,让水电工程成为与大自然有机融合的人文景观。

  就管理而言,我们既要鼓励发展水电,又要重视流域规划的制定与把关;既要支持水能资源开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又要强调加大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公共管理;既要简化审批权限,提高办事效率,又要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加大执法力度;既要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又要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大“四无电站”的清查力度,以消除隐患。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7月,湖南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了《湖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的地方性法规,为有序开发规范监管奠定了基础。

  五、坚持人水和谐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调处理好水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关系。

  1.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

  前几年各地拉闸限电严重,记忆犹新。开发水能资源是能源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工业化、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水电不能有序开发,能源就会出现断层,工业化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会落空。前段时期,对水电与环保的矛盾问题,如怒江水能开发引发激烈争论,我们认为在水电发展的“十字路口”不能观望,因为处在我国西部的怒江流域还有20万人吃不饱饭,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正确对待和处理水能资源开发与环保关系问题的关键。发展的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按照中央的方针在环保的前提下实现有序开发。

  2.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能开发利用全过程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开发观念,创新开发模式,提高开发质量,按照依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水能开发利用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转变开发理念主要是实现从开发规模数量向开发质量的转变,从片面追求开发速度向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转变,从过去只重建设轻管理向建管并重的观念转变。要兼顾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兴利与除害的关系,强调统筹规划方法对大坝建设的重要性,由于用水需求仍在上升,未来对水资源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除发电以外,还应兼顾包括灌溉、工业和生活供水,以及防洪、栖息地维护等问题。实现水电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规划编制,要将流域开发和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编制中小河流水能规划时,要使水能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移民搬迁、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推进中小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估及运行期管理

  在水电环境影响方面,科学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估,采取有效降低环境影响的措施和管理方案,对可持续的水电开发至关重要。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必须依法行政,遵守水法及环保相关法律,以科学的精神态度、思想方法来认识水能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对每一条河、每一个大坝进行规划设计时,都要十分慎重地对待生态问题。具体而言,一是重视对水环境影响,包括对洪峰流量、河流流量、水库蓄水后水质、水温变化影响等。尤其对坝下至发电厂房脱水河段,在工程审批时就应考虑该区间农田、人口分布、生态景观等因素对流量的要求,预留生态流量,采取工程设计措施,解决脱水段需水量,满足农灌、人口、生态用水需求。二是施工对环境影响,包括施工对水环境、大气环境、施工噪声、施工占地、施工区环境卫生等各方面的影响;对生态环境影响,包括施工弃碴、开挖裸面及弃碴场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等影响,诱发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影响行洪;对生物影响,包括对库区动植物、水生生物资源影响;对文物、有价值自然景观的影响等等,均应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在运行管理期,主要是枯水期对坝下脱水段用水采取调控措施,特别是对开发引水式电站,必须对脱流段保证一定的生态流量,以保证脱流段人蓄饮水、灌溉等为前提,确保枯水季节不出现“白滩”,以满足脱水段居民用水及农田灌溉、珍稀渔业资源、沿岸植物生长的需求,水电站运行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处理措施,水库水质的监测。

  4.妥善解决移民问题

  要完善移民安置规划,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采取成功的移民安置措施,包括尽可能减少移民、加强开发商对移民工作的重视、受影响群体的全面参与。严格执行国家移民安置政策。为避免和减少移民矛盾,在行政审批中,要求水电开发项目预算要将移民搬迁资金打足,实行淹没多少补偿多少的原则。注意创新移民安置方式,提倡和鼓励移民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水电开发,形成移民与水电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同时还应由政府组织建立水库移民后期扶助机制。

  5.建立水能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水电站的兴建对坝下脱水段居民和生态用水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应在影响范围内进行公众调查,取得公众是否同意兴建的意见证明。还应征求工程所在地方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在水电发展中要通过实行生态补偿,使水电发展走上有序稳定的道路。生态补偿即针对每个具体工程,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生态流量标准,缓解电站开发建设对局部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生态补偿。

  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2020年中国小康社会美好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环保意识,正确处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大关系,把水电能源开发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从整体上推进水电能源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与关系是完全可以得到统筹兼顾的。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不断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监管,提高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促进人水和谐,在倡导绿色GDP、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的同时,强调绿色清洁能源的增长,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出新的贡献!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气象事业发
    十七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
    建立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中国亟待建立水能资源有偿使
    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能源战略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产业发展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