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作者:国家海洋局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11



  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  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氮磷比失衡,局部水域活性磷酸盐含量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近10%海域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部分生物体内铅含量偏高。生物群落结构状况一般,春季,浮游植物密度偏低,平均为3.4×104个细胞/立方米;春季和夏季,浮游动物密度明显偏低,平均值分别为2 504个/立方米和2 278个/立方米;鱼卵、仔鱼平均密度分别为4个/立方米和45尾/立方米。
  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苏北浅滩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处于稳定状态。水体氮磷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水环境质量指数波动较大,水体富营养化、氮磷比失衡现象依然存在。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始终偏低,尤其是潮间带生物资源衰退等生态问题仍然严重。滩涂围垦、陆源排污和过度捕捞等是威胁苏北浅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
 



  长江口生态监控区  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氮磷比严重失衡,春季和夏季,大部分水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全部生物残毒检测样品中石油烃和铅含量偏高,部分生物体内砷、镉和总汞含量偏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差,夏季浮游植物密度偏高,平均为6 719×104个细胞/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71,均匀度平均为0.39;春季浮游动物密度偏低,平均为1 346个/立方米;春季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偏高,为191个/平方米,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5,均匀度平均为0.69;鱼卵、仔鱼密度低,平均密度分别为0.34个/百立方米和6尾/百立方米。
  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稳定,但始终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之间的临界状态。长江口水体富营养化、氮磷比失衡严重,水体溶解氧含量呈下降趋势,局部出现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的低氧区。部分生物体内铜、锌、砷、镉和铅含量偏高。长江口生物群落结构状况总体上仍然较差,长江冲淡水区域生物群落结构基本保持稳定;长江口门以内区域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生物资源衰退等生态问题严重。陆源排污、长江来水量不足、各类海洋海岸工程建设和滩涂围垦等是威胁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
 



  杭州湾生态监控区  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氮磷比失衡,全部水域无机氮含量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栖息地面积缩减。生物群落结构状况较差,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偏低,平均为24毫克/立方米;鱼卵、仔鱼种类少,密度低,平均密度分别为6个/百立方米和110尾/百立方米。
  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杭州湾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不健康状态。水体始终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氮磷比失衡。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含量增加。每年滩涂湿地减少10%以上,湿地水生生物和水禽栖息面积不断缩减。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趋向简单,渔业生物资源衰退。滩涂围垦、各类海洋海岸工程建设和陆源排污是威胁杭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
 



  乐清湾生态监控区  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氮磷比失衡。20%水域活性磷酸盐含量超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春季,全部水域无机氮含量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夏季,40%水域无机氮含量超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生物体内镉、砷和铅含量较高。生物群落结构状况异常,夏季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密度均高于正常波动范围,平均密度分别为7 504×104个细胞/立方米、14 604个/立方米和145个/平方米。
  乐清湾分布着我国最北的红树林,近年来乐清市开展乐清湾生态修复工作,在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积极引种红树林幼苗,并开展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研究,努力提高红树林的成活率,促使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
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乐清湾生态系统基本保持稳定,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变化不大。乐清湾水体始终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和氮磷比失衡状态,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持续偏高。部分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下降,铅含量始终偏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围填海导致湾内流场改变,海水交换能力下降,海湾淤积状况严重,底质环境发生变化。影响乐清湾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是陆源排污、围海造地、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和海水养殖。
 



  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  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有富营养化的倾向,40%水域无机氮含量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10%水域活性磷酸盐含量超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生物体内砷、铅、镉、滴滴涕和石油烃含量较高,70%的生物残毒检测样品中砷含量偏高,50%的检测样品中铅和滴滴涕含量偏高。生物群落结构状况一般,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处于一般水平,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密度高于正常波动范围,底栖生物密度低于正常波动范围,夏季,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平均密度分别为44 380×104个细胞/立方米、5 448个/立方米和68个/平方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1、4.04和2.24。
  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闽东沿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持续增高,超海水水质标准面积不断扩大;pH值呈上升趋势。沉积环境中,总磷、总氮、硫化物和有机碳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部分生物体内砷、铅和镉含量持续偏高。围填海导致滩涂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生境受损,珍稀物种生存和候鸟迁徙 受到威胁。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分布面积持续增加,危害不断扩大。影响闽东沿岸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是陆源排污、围海造地、外来物种入侵和资源过度开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赋予国家海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