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发展也要靠市场推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7/5

  3月份,《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印发;5月份,《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6月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出炉……今年以来,城市群建设发展明显提速,据了解,年内北部湾和中原城市群的规划也将推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共要建设19个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纵观世界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几乎都是依靠城市群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深化城市优势互补,共享各类资源,从而实现共同的利益。而我国的城镇化并非是一个均衡发展的过程,单个城市的独立发展能力越来越有限,还面临着“千城一面”的尴尬。所以,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打破“一亩三分地”的行政藩篱,将一定区域内的城市捆绑在一起,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的整合汇集,实现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与优势互补,同时倒逼大城市进行部分功能疏解,已经成为我国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塔台,市场唱戏”,这是市场化环境下推动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发展城市群也不例外。

  发展城市群,初期要靠政府推动。首先是要建立政府和政府间、政府和企业间的协调机制,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都需要在政府层面提前做好规划布局。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在上下游水系的污染控制和赔偿机制上,江苏和浙江两省政府形成了一套协同治理机制,包括信息互通、联合监督、联合调解、监测预警等,规定了跨境断面水质达标标准。上游从经济发展收益中拿出部分用于支付环境治理成本。若断面水质超标污染下游,下游将获得环境赔偿。在两地合作治理下,流域水环境显著改善,水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发展城市群,中后期要由市场来推动。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群来看,虽然有行政机制的引导,但其发展主要仍是由市场推动。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既要打破行政壁垒,又要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重点在于减少城市群内各级城市政府的行政干预,制定城市群发展的负面清单,强调城市群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一体化,让市场按照经济规律在各城市配置要素资源,形成功能互补,从而有利于城市群发挥最大作用。

  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群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简单均衡”或“一城独大”现象,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因此,在经过了早期无序发展的阶段后,本轮城市群发展应该是一个“升级版”,即以提高城市群发展的效率、内涵和质量为总体目标,以加强内部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增长方式为主要手段,特别要摒弃过去的“摊大饼”模式,彻底转变土地财政思想,把城市群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细菌“园丁”养殖藻类
    图片来源:NASA/Landsat 8它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小、最古老的园…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