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行业之窗 >> 环保企业 >> 正文

披荆斩棘 敢为人先

——光大国际垃圾发电项目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Eedu.org.cn 作者:胡延国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6/27

  编者按

  垃圾发电项目近年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公众对垃圾发电项目了解不足,认为其环境污染会影响健康;二是一些企业信息公开不力,难以完全消除公众的顾虑;三是垃圾焚烧运营企业自身管理、依法经营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光大国际作为垃圾发电的先行者,不仅在理念上坚持绿色发展,而且在行动上积极履行环境责任,在垃圾发电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报特邀请光大国际有限公司负责人撰写相关文章,希望对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及广大读者有所借鉴。

  ◆胡延国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垃圾处理因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受到各方关注。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以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2015年底已接近两亿吨。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我国垃圾处理多年实践证明,垃圾焚烧发电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主要出路。但是当前,垃圾发电行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垃圾处理企业良莠不齐,存在低价无序竞争等,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

  光大国际作为中国垃圾发电领域的先行者,在推动生态环保事业发展方面身体力行、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经过10多年努力,建成了一批优于欧盟2010标准,二噁英排放近乎零的行业领先、具有国际水准的行业标杆项目。目前投运项目23个,设计日处理垃圾规模超过1.9万吨。这些项目完全可以与国外一流项目相媲美,做到了各项排放指标全面优于国际标准,实现了关键核心设备完全自主研发、所有设备中国制造。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中国建设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垃圾发电项目,破解了行业面临困境,担当了行业健康发展重任。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先进的发展理念,赢得社会信赖与尊重

  推进环境治理,政府、企业和公众需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要成为杰出企业,必须具备对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的担当。光大国际转型环保行业13年以来,将“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应成为环境与责任的承担者”作为核心价值观,把社会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在环境治理实践中切实履行企业公民职责,以一个个行业标杆项目、绿色生态公园兑现了对政府和公众的承诺,赢得了社会信赖和同仁尊重。

  始终坚守“三不原则”。即不搞盲目扩张、不搞无效益投资、不搞低价竞争。以人才、科技为引领,高起点推进光大国际从沿海向内地、从城市向农村、从国内向国外发展。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模式开发市场,以新建、并

  购、重组、合资合并、委托运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式寻求新的发展商机,实现公司长足发展。

  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原则。在不同发展阶段敢于亮剑,自我加压,不留后路,在行业内推动实现了“三个率先”,即率先推动采用欧盟2000标准建设垃圾发电项目,率先推行各排放数据与项目当地环保部门在线联网,率先对外披露所有运营垃圾发电项目的排放标准及环境管理信息。今年5月11日,光大国际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前向社会按日披露各运营垃圾发电项目的环评数据,再次彰显了企业的勇气、实力与责任担当。

  始终坚持将每一个项目打造成环保示范基地,建成环境教育、环境科普、循环经济示范和工业旅游基地,项目累计接待前往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的国内外人士达百万人以上,成为推动中国垃圾发电行业的正能量。专门设立“环保公益基金”,致力于推动环境教育发展,连续3年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地球一小时”大型环保活动。

  统筹打造环境静脉产业园,开创城乡一体化模式

  光大国际率先提出打造环境静脉产业园,统筹布局垃圾焚烧、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炉渣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危废填埋、危废焚烧、废旧橡胶塑料回收、废旧汽车拆解回收、电子垃圾处理等项目。产业园按照物质流和关联度统筹布局,促进园区内产业耦合和协同,基本实现零排放。目前光大国际已落实苏州、南京、宿迁、常州、镇江等9个环保产业园。

  县域生活垃圾量小且分散,处置成本高。光大国际经过多年探索,开创城乡垃圾与秸秆协同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模式”,运用跨区域“大收储、大物流、大运用、大管理”的理念,协同解决生活垃圾和秸秆处理难题。目前共投资建设了砀山、萧县、灵璧、凤阳、灌云、淮阴、六合、绵竹等8个一体化项目。

  竭力打造全产业链,树立行业标杆

  环保产业市场蛋糕大而诱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超低价中标等现象频现。面对行业乱象,光大国际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两大“杀手锏”,打造全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积极开发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支多层次、多领域、专业涵盖齐全的研发团队,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自主研发为主+引进技术+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发展路线,在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渗滤液处理、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取得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79项、软件著作权8项。

  开发了具有特色的垃圾发电核心技术,装备全产业链,形成四大产品种类,拥有“光大环保”注册商标,获欧盟“CE”产品认证。其中,焚烧炉特别适合处理中国、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城市具有 “高水分、高灰分、低热值”特点的生活垃圾,形成了300t/d~750t/d等标准和系列化产品,目前正在研发850t/d的大型垃圾焚烧炉;个别项目吨垃圾发电量超过450kWh;烟气净化系统工艺排放标准已全面优于欧盟EU2010/75/EC标准;项目渗滤液、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产生的中水、浓水、污泥、臭气、沼气等在项目内协同消纳和综合利用,实现渗滤液全回用、零排放。

  另一方面,加强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始终坚持建精品、创品牌,秉承“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理念,希望每一个项目都能成为花园式工厂、环保示范教育基地、城市靓丽名片,争取做到不留遗憾、不留埋怨、不留隐患。坚持“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原则,以安全运营为基础,以达标排放为天职,以科技创新为龙头,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让每吨垃圾发出100%的绿色电力。

  主动参与行业标准、规范等制定工作,希望以此引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如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合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示范创建标准(试行)》,与中国环境保护集团合作主编《垃圾发电厂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技术规范》,与相关企业共同主编《垃圾发电厂运行指标评价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厂标识标志标准》,与广东省环境卫生协会合作主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管理教程》等。

  2015年12月3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浙江大学院士岑可法担任主任委员,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及江苏节能工程设计院的教授、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组成的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光大国际在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垃圾焚烧发电全产业链模式,在此领域具有示范价值。探索破解邻避效应,打造和谐社区

  在垃圾发电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日趋凸显的邻避效应成为行业发展的拦路虎。光大国际迎难而上,充分依托地方政府,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其中最宝贵的经验有:

  一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兑现对公众的承诺。以光大常州项目为例,这是一座坐落于城镇中心的垃圾发电项目,周边几百米范围内分布着大型商业区、社区和居民区,约10万人居住于此,连续7年实现“零投诉”,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每年接待全国同行业参观者、社会各界人士上万人次。

  二是针对公众的疑虑,坚持“现身说法”。“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只有坚持项目透明运作,公开相关信息和技术,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光大国际积极组织公众到运营项目参观考察,如接手杭州九峰项目后,先后组织约5000人赴常州、苏州、宁波等多个项目考察,使公众对垃圾发电项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成为项目的支持者。

  光大国际在垃圾发电领域耕耘数年,体会到其中艰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见证了行业发展。垃圾发电处于永动和热态运行状态,不排除在设备检修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个别排放指标波动或者不达标的状况发生。垃圾发电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面对各界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光大国际将始终坚持“三个率先”,开放创新,披荆斩棘,百折不回。也希望社会给予先行者更多理解和支持,共同维护行业良性永续发展,为中国环保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