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治理技术 >>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对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浅见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对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浅见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肖俊和 张…    文章来源:《水利科技与经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7


图1、表1、表2


 
[摘 要]  海河流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区,流域内有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以及石家庄、唐山等25 座大城市,流域人口1.22 亿人(1998 年统计)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近10 %。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但海河流域又是我国七大江河中水资源最紧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水污染防治其时间紧迫。


[关键词]  海河流域;水污染;现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7175(2003) 04 - 0249 - 04


    海河流域总面积31.8 万km2 ,地跨京、津、晋、冀、鲁、豫、蒙、辽八省市。包括海河、滦河、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其特点是水系分散、河系复杂、支流众多、源短流急。


    海河流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区。流域内有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以及石家庄、唐山等25 座大中城市。1998 年流域总人口1.22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0 % ,海河流域又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998 年流域国内生产总值( GDP) 9 674 亿元,占全国的12 % ,海河流域还是我国三大粮食生产基地之一。1998 年耕地面积0.11 亿hm2 。粮食总产量5 390 万t ,占全国的10 %。为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海河流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海河流域又是我国七大江河中水资源最紧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其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1  海河流域水环境现状


1.1  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及其成因


    (1) 河道断流,甚至长年干涸。海河流域主要河流下游几乎全年无水,除流域水资源量小且开发利用程度过高等原因外,主要河流均有大中型水库控制,径流绝大部分被拦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 湿地萎缩,功能衰退。20 世纪50 年代,流域内的194 个大型天然湖泊、洼淀,大多已经干涸。本流域的湿地面积已由20 世纪50 年代的9 000 km2降至目前的不足1 000 km2 。上游水库拦蓄截断湿地水源是主要原因。


    (3) 地下水严重超采。1964 年开始大规模打井,目前,全流域共有各类机井120 万眼已累计超采地下水900 亿m3 ,地下水漏斗成片,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


     (4) 入海水量大幅度减少,河口生态恶化。近50 年来,海河流域入海水量逐渐减少,且主要是汛期洪涝水和污水。流域内12 个主要入海河口都存在淤积问题,泄洪能力大为降低。使流域生态系统由开放型逐渐向封闭式和内陆式方向转化,河流生物物种转向低级化。


    (5) 水污染严重,中下游河流“有水皆污”。到2000年,全流域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达53.9 亿t ,其中87 %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了河流和水库。目前,流域内10 多条主要排污河流(段) 的水体水质极差,水中污染物浓度远高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危害极大。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特别是浅层地下水) 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全流域每年约有10 亿t污水流进渤海湾,造成近海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等指标严重超标,导致近10 a来,渤海赤潮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


    (6) 水土流失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加剧。海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土地退化、沙质化、石质化及自然灾害加剧等潜在危险,已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原因主要是海河流域山区地形起伏大,大部分山丘土层浅薄,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仅有10.4 %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降雨集中且强度大。加上治理赶不上破坏,流域上游中强度以上流失区不但没有得到遏制,而且还在扩大。


    1.2  污染物排放状况及水质现状


    2000 年,全流域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5319 亿t ,其中工业废水3318 亿t ,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63 %;污水排放和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水污染已由局部发展到全流域、由下游蔓延到上游、由城市扩散到农村、由地表延伸到地下。


    根据水质监测资料,在评价的11 278 km河水中, Ⅰ~Ⅱ类为1 544 km ,占总评价河长的13.7 %; Ⅲ类水质的河长为2 232 km ,占19.8 %; Ⅳ~ Ⅴ类水质的河长为1 008 km ,占8.9 %;超Ⅴ类(严重污染) 的河长为6 493 km ,占57.6 %。受到污染的河长比例(水质劣于Ⅲ类) 为66.5 %。
对海河流域28 座大、中型水库及白洋淀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水库及湖泊的水质较好,达Ⅱ、Ⅲ类标准的水库为20 座,占评价水库的7114 %。彰武、宝泉、汤河水库的水质均为Ⅴ类,有8 座水库为富营养。


    在海河流域评价的7 个行政区中,内蒙古自治区水质最好,评价的246 km河道全部达到和优于Ⅲ类标准;其次是北京市,水质达到和优于Ⅲ类的河道占80 %以上;水质量差的山东省和河南省,评价的河流符合Ⅲ类标准的不足5 % ,污染十分严重,见图1。


    评价还选用了海河流域省界河流32 条,省界河流断面32 个。在32 个评价断面中,达Ⅱ~ Ⅲ类水质的断面占评价总断面的30.0 %;有近70.0 %的断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超Ⅴ类的断面占到了55.0 %。这些断面分布于滦河(河北~引滦交界断面) 、潮白河(北京~河北交界断面) ;北三河、永定河(河北~北京交界断面) ;漳卫新河、卫运河、南运河(山东~河北交界断面) ;卫河(河南~河北交界断面) 。
评价结果表明,海河流域省界河流断面水质仍以耗氧有机污染为主,污染项目主要为非离子氨、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氮等。污染项目类型,尤其是非离子氨、挥发酚和化学需氧量的污染有加重趋势。


   1.3  水环境管理现状


    (1) 淮河流域地表水监测建设运行情况


    海河流域地表水水质监测范围包括全流域。海河流域现有地表水水环境监测站1251 处(部分站与水文站是相同的) 。其中,国家级168 处,省区级1083 处。海河流域地表水水质监测系统运行方式主要为固定实验室、自动监测站和移动实验室三种运行方式。现有自动监测站有北京三家店、团城湖、向阳闸站。移动实验室1 处,建在北京水环境监测分中心,计划明年投入运行。海河流域现有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及分中心26 个,包括1 个流域中心、3 个省(直辖市) 中心、22 个地市级分中心。


    (2) 流域地表水按水系划分,现有水质站点布设情况


   见表1。


    (4) 海河流域直接管辖的省界站运行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18 条明确了水资源保护机构负责省界水体的水环境监测工作,海委水资源保护局结合海河流域河道特点和水环境状况,确立了省界断面52 处,按水系分为滦河4 处,北三河水系12 处,永定河8 处,大清河5 处,子牙河6 处,漳卫南运行14 处,徒骇马颊河3 处。以上站点年监测为6 次,特殊情况应加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水质情况。


    (5) 地下水质监测站网情况


     现有地下水井监测站546 眼。其中城区水质井83眼;灌区水质井463 眼。地下水监测站网布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以及重点大、中城市地下饮用水源地。


    (6) 大气降水的水质监测


    实施的大气降水水质监测站现有10 个。站点设在北京和天津市,其中北京市有7 处,天津市有3 处。


    2  水环境规划及其实施情况


    2.1  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九五”期间要实现海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家计委、水利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6 省(直辖市) 人民政府于1999 年汇编完成了《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正本和《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副本,并于1999 年1 月15 日向国务院上报“关于申请批准《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请示”。国务院于1999 年3 月11 日以国办函[ 1999 ]21号文下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淮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


    规划主要结论如下:


    ①规划指出流域80 %的水质控制断面现状功能不能保持。②海河流域1995 年COD 排放总量为290.6 万t (以1995 年为基准年) 。③海河流域2000 年COD 允许排放总量为119.6 万t ,允许入河量为88.4 万t 。④2010 年海河流域COD 允许排放总量为64.9 万t ,允许入河量为36.6 万t 。⑤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6 大骨干工程等工程项目共611项,需投资448.2 亿元。⑥海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共需投资193.7 亿元,达到年处理47.45 亿t污水能力。⑦海河流域4 省2 市应分两步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⑧海河流域实现水质目标应特别重视污水资源化。⑨全面推行产业结构调整,贯彻“关、停、禁、改、转”5 字方针。
该规划当前正在逐步实施之中。


    2.2  海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功能区划


     水功能区划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一级区划是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主要协调地区间用水关系,长远上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级区划主要协调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


    1998 年全流域入河废污水总量为43.34 亿t ,全流域主要污染物年入河总量为146.12 万t ,以有机类污染物质为主。其中CODcr入河量最大,为134.06 万t ,占污染物入河总量的91.7 %;其次为氨氮,年入河11.58 万t ,占7.9 %。


    海河流域规划239 个水功能区,CODcr现状纳污量为114.56 万t ,NH3 - N 为10.15 万t 。而CODcr现状纳污能力仅为9.92 万t ,按水功能区规定的水质标准进行达标评价,1998 年达到水功能区规定水质标准的功能区56 个,占评价功能区的20.7 % ,未达到水功能区水质标准214 个,占评价功能区的79.3 % ,其中达到饮用、工业、渔业功能区水质标准的比例分别为30 %、32 %和50 %;农业、景观、排污控制功能区水质达标比例较低, 分别为14 %、8 %和12.5 %。


    水污染治理情况:到1998 年,全流域已建成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15 座,其中北京市4 座,天津市2 座,河北省8座,山西省1 座,总处理能力为197 万m3/ d ,年处理污水量5.7 亿m3 。按污水厂处理能力计,处理率近10 %(1999 年10月北京高碑店处理厂二期和2000 年7 月天津开发区处理厂建成后可达13 %) 。由于污水回用输配设施不配套,处理和回用管理分割,造成处理过的污水往往与未经处理的污水再次混合,没有充分发挥保护水环境的作用。


   2.3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实施情况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是中国第1 份国家级关于“控制陆源污染及保护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国务院于2001 年10 月批准了该计划。2002 年底,环渤海4省市已编制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国家环保总局亦继续开展实施该计划的一系列监督和检查工作。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分为近期(2001~2005年) 、中期(2006~2010 年) 和远期(2011~2015 年) 。近期目标是海域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缓解;中期目标是海域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远期目标是海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生态系统初步改善。


    2001 年至2005 年的主要行动包括: 在落实辽河、海河、黄河及其它流域的行动计划基础上,投资330 亿实施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与恢复、管理及技术支持、改变传统方式的生产等项目。


    3  对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看法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入人心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按照现代治水理念和新的治水思路,必须改变以往单一治水、管水,单一考虑某一功能的思路和做法,要综合考虑,要集防洪、供水、环保、生态修复、景观、交通等多功能为一体,作为水资源水环境管理和治理的目标。


    3.1  污染物排放管理


    从20 世纪80 年代初起,海河流域的城镇废污水排放量就不断增大。到2000 年废水排放量为53.9 亿t ,COD 排放量为158.4 万t ,氨氮排放量为26.2 万t 。COD 排放最大的区域依次是:漳卫南运河规划区、北三河及永定新河规划区、子牙河规划区、滦河及冀东沿海规划区,边四区COD排放量占全流域排放总量的63 % ,是海河流域污染排放管理的重点。


    包括海河流域在内,中国主要的污染排放管理手段为排污许可证制度,它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基础,由排污单位的申报登记、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颁发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等4 步程序组成的环境管理制度。


    由此,依据制定的产业政策,可以通过对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海河流域的污染排放管理,通过对排污许可的方式和内容的规定,可以充分实现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及其产业调整政策的实质,并可将这一制度因地制宜的推广到其它流域的污染管理过程中去。


    3.2  产业结构调整


    海河流域主要的排污行业为化工、造纸、电力、食品、冶金等行业,这5 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部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在20 世纪90 年代执行了一系列面向污染控制的产业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降低一些主要污染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主要手段是关闭严重污染的中小型企业。在这一产业调整过程中,国家共关闭了70 000多家企业,其中主体是乡镇企业、“十五”小企业。这种“关、停、并、转”的方法在“十五”计划中也应用于海河流域,如河南省、山东省对小造纸的关停。


    鉴于已有的产业调整对策对流域污染控制的结果,以及海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通过海河流域的产业政策研究,不仅达到缓解和消除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危机的目的,而且可以将这种干预推广为一项长期的污染预防政策,促进海河流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3.3  规划实施机制尚未建立,实施效果需要提高


    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九五”以及“十五”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并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在漳卫南运河子流域出台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管理指南。在5 年规划过程中,过去的水污染防治计划在减少污染排放量方面已经达到了部分预期效果,但在改善水污染水质方面进展不明显。需要明确了什么是实现这些计划目标的机构、经济和技术障碍,发现实现规划目标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方案。


    3.4  水污染防治和管理手段需要集成、创新


    在海河流域,已经采取了许多水污染防治的手段、制度,但是需要进行评价。如评价采用污水排放许可制度的必要以及使用的方法,特别是在地方,确定什么是实施此制度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将水污染防治手段结合海河流域的实际进行集成和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系统的、完善的管理政策体系。


3.5  跨行政区水污染纠纷问题突出,水环境执法机制需要强化


    严重的水污染常常引起跨界纠纷,最突出的是漳卫南运河的省际纠纷。卫运河主要收纳了河南的新乡、焦作、鹤壁、安阳等4 市的污水,由于引黄入卫工程的建成运行,河北省需利用南运河向大浪淀调蓄引黄水而反对污水入南运河下泄,天津市由于大港水库存蓄城市用水,对于南运河来水也非常敏感。山东省德州市不同意承泄卫运河下线的污水等等,都是海河流域水污染纠纷的焦点。而解决这些纠纷,需要强有力的执法机制。


    4 结语


    海河流域的水污染已十分严重,水生态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的短缺更影晌了水质质量的保证。这些已直接影响了海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尽快解决,以改善海河流域的水环境。目前,一项由“全球环境基金”援助的课题研究—“海河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已经开始启动,我们期待着这项研究会给海河流域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评价报告[R].2002.


[作者简介]


肖俊和(1970 - ) ,男,天津人,工程师,MBA ,从事环境与移民工作;


张希三(1937 - ) ,男,北京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经济评价工作,现为全国水利经济信息网顾问。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海河流域水资源紧缺属性与对
    水污染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
    [原创]动手检测认识水污染
    水污染及其水质参数超标对人
    水污染: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迈
    健全环保法规依法防治水污染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基本原则刍
    [原创]浅谈山村固体垃圾的危
    沉重点击“中国水污染地图”
    商业保险破解水污染赔偿困局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