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以人为本与环境友好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以人为本与环境友好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观察与思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5

  年前,胡锦涛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主题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并将其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这是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以来,中央又一次重点强调“两型” 社会建设。

  资源节约型,还好理解;环境友好型,似乎有些难理解了。我找了资料,发现“环境友好型”这个说法的“诞生”已有十来年了。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日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涵义的“无害环境的”(EnvironmentallySound)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En vironmentallyFriendly)理念。随后,“环境友好”便成了“时尚用语”: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城市……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率先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什么是“环境友好”?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就是“环境和谐”。正如清华大学陈吉宁教授认为的那样:“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而资源节约型社会所说的节约,我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们要力求通过最小的资源消耗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二是资源的循环利用。日本有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原则。这3个 “R”的关系是这样的:我们在产品生产的最初阶段,就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措施,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这是前提,然后跟进的才是再利用手段(如废弃设备的零件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手段(如金属的回收再循环利用)。

  显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是“同中有异”的两个概念。所谓“同”是指它们都与环境有“血缘关系”;而“异 ”只是指向各有侧重。所以我的观点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包括“资源节约”这一块。

  在理解“友好”或者“和谐”这两个词的时候,许多人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保护环境和利用环境的关系问题。前一阵子,关于对自然是该“敬畏”还是不必“敬畏”,专家学者间曾有一场争辩。以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何祚庥说:“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何祚庥的观点在网络上立即召来“砖头瓦块”的一阵猛砸。

  我不同意何祚庥的观点。其实,“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本”是不矛盾的。 “以人为本”,必须“以环境为本” ;“以环境为本”,就是为了“以人为本”。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人在做文章。而这一切,都和自然环境分不开。现在我们的“大量掠取、大量消耗、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落后的工业文明,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其实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的破坏,最终人类将为之付出昂贵的成本。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以人为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然环境毁坏了,“以人为本”只是奢谈。

  再者,我们讲“以人为本”,不是就可以为了利己目的,而无节制地随心所欲地向自然索取。这是人类的短视行为。自然资源,大多不可再生。这些道理,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哲人早就弄明白了。《孟子·尽心上》讲“亲亲”、“仁民”、“ 爱物”。这里的“爱物”指的便是敬爱自然。为了做到“环境友好”,中国古人讲究的是“取之有制”和“取之有时”。可见我们中国人在为了文明而不得不向自然索取的时候,是特别崇尚“有制”、“有时”的。这才是“爱物”,是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再次我要特别强调的问题是:我们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人类为本”?

  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只是一个渺小的点,现有的文明已经足以让这一个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但人类的存在、发展,是一条不断延伸的漫长的线。当一个人在享受文明成果的时候,也许整个人类已经在或将会为文明所带来的环境危机支付昂贵的成本,这种成本包括人类的生命成本。人类需要文明,但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来换取文明,而应该通过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但令人担忧的是,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却以大量消耗地球资源以及地球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为代价来作为发展模式。

  所以我认为,从某种角度看,“以人为本”应该理解为“以人类为本”,否则,我们为了眼前的一两代人的利益而不顾人类千千万万代的利益,总体上便是反人类的了。当然,我们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将问题放在了“环境友好”或“环境和谐” 的平台上。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以环境友好支撑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
    环境友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
    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
    “环境友好”古今谈
    环境友好与科学发展
    “实物提案”背后的环保意识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