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
作者:甄城    文章来源:凤凰视点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30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性格多样、价值多元的社会。构建一个和谐的中国,也应让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舒展,确保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在法制的保障下得到充分的行使。

  随著“六中”的日期迫近,构建和谐中国的百姓话题也在逐日升温。素以关心国家大事为荣的北京百姓,不仅对“六中”打造政通人和、风调雨顺的和谐中国充满了期待,而且不乏新老观念的碰撞和争议,中国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一例。

  分析人士指出,百姓们关注“六中”,议论“人本”,是对构建和谐中国的一种积极参与,值得充分肯定。问题是如何正面地对其加以积极的引导,如何及时解读一些新老观念的碰撞和交替。

  新老观念碰撞活跃

  和谐中国的基本模式“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在“五中”上确立的,其所展示的观念前景,令人十分的向往,却也引发了一些新老观念的碰撞,不少在过去被视为绝对正确的观念,而今则遭到了质疑;一些看上去不是问题的问题,而今也变得异常的敏感。由于权威解读的滞后和不到位,百姓们难免争论不休,且各自都有著一大堆的理由。

  譬如有的认为,“为人民服务”是中共立党的一贯主张。新中国成立后,经毛泽东大力倡导,又延伸为“全民坐标”。党国上下无论机关、学校、军营、工厂、农村,还是公共场所,乃至百姓们日常生活中的挎包、暖瓶、门帘、枕套,无处不见“为人民服务”,而且成为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风潮,涌现出无数的“人民勤务员”、“人民子弟兵”、“人民教师”……其推动社会公德建设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

  如此好的一项政治主张,为什么今天却改成了“以人为本”,有什么必要?有的则质问:“人民”的概念中都包括哪些人,谁能够说得清?“为人民服务”中的“为”字代表谁,与“人民”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当年会流行“为人民服务是为大多数人服务,而不是为一个人服务”的普遍说法?“人民”中究竟有没有你、我、他……一句话,“为人民服务”的提法虽然冠冕堂皇,却与一个个具体的“人”没有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为人民服务”之所以会遭受质疑,是因为“人民”的表述很难再找出其它的存在价值,因此,“人民”的概念不具有社会学意义。“人民”的概念一旦被无限夸大,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政治术语,其随意性造成的危害,最常见的就是把人的天赋之权从“人民”的外壳中偷走,就像二战期间的纳粹头子希特勒,言必称“人民”如何,行的却是屠杀人类的勾当。

  由此可见,“人本”指向的是在遵从于自然界生死法则下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民”却是一个模糊概念,不如“人本”表达的准确。

  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当前迫切要做的事,就是如何更新与之相关的各种观念。

在民主法治方面,先要弄清什么是“和谐中国的民主”,什么是“和谐中国的法制”,而且要有自上而下的权威解读,不能再用“民主集中制”等老观念牵强附会。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本质上的对立,也不允许拿“老眼光看待问题”;和谐中国对于民主与法制的客观需求,更不容许“旧瓶装新酒”式的伪观念再行问世。

  捋顺和谐中国的观念

  在公平正义方面,“公平”的理念至少应该体现在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上,不仅在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在利益分配和权力行使方面,也要保证公平的原则不被践踏。“公平”和“正义”实际上是一种连襟儿的关系,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互为借鉴,一方出现倾斜,另一方定会失去平衡。“公平正义”的含义虽然宽泛,驾驭起来却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官民都把“以人为本”的精髓吃透,共同努力并互为监督,公平与正义之间的平衡就很难打破。

  在诚信友爱方面,胡锦涛主席已经在“八荣八耻”中明确了一条“以诚实守信为荣”的道德底线。但是,对于一个法治有待健全的国家来说,官方的诚信就更重要一些,尤其是在位官员们的执政理念与行为,能否做到既不朝令夕改失信于民,也不在诚信与谎言之间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关键就在“诚信”二字。当官的不讲诚信,百姓们自然也就没人再把诚信当回事。人与人之间,官与民之间的友爱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诚信在前,后面的友爱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笔者看来,诚信与友爱的关系,好比夫妻互敬的关系,一对小夫妻能否你侬我侬,相爱到老,关键仍在于诚信二字。

  在安定有序方面,一个国家“安定”与否,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政府手中,而在于民众。一个好的政府的上佳表现就是“国泰民安”。“民安”不仅表现在让全国的老百姓丰衣足食,让民众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还要表现在如何让每一个公民“人心自安”。“以人为本”虽然可为和谐中国奠定政策基础,却不能包揽民心。从现实中国中存在的症结来看,民心的浮动更多地来自于“当官不为民做主”,舆论导向上的浮夸之风以及各种“政绩”的攀比,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清除“人定胜天”的错误观念首当其冲,严厉制止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性建设,以及对于各种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大力弘扬“生命是绝对平等”的客观真理,从有效的法治保障上,确保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与此同时,还要严厉打击假建设之名行破坏之实的各种“政绩犯罪”,否则,已经积弊成疾的恶性循环仍然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激情构建和谐中国

  胡锦涛主席指出:“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其中所含的深意亦在于此。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性格多样、价值多元的社会,因为和谐中蕴藏著丰富与生动,就像一座美丽的城市离不开万家灯火,一座茂密的森林离不开千姿百态一样。构建一个和谐的中国,也应该让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舒展,确保每一个公民的生存选择权、公平竞争权和幸福主宰权,在法制的保障下得到充分的行使。除此之外,若想让每一个公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还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真理之火,点燃公民的创造激情,把构建和谐中国变成自觉的行动。(凤凰视点)

  甄城 作者为资深评论员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和谐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
    "和谐世界"里的丰富世界
    多元·均衡·和谐
    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
    绿色闵行绿色生活
    倡绿色理念 建和谐校园
    生态 自然 和谐 ——对刺猬河
    湿地与人水和谐
    科技创新促和谐
    云南保护母亲河行动:不让高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