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 水将成为战略资源宠儿

作者:李长久 刘丽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20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近70亿增加到91亿人。现有水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需要,这个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的高度关注。

  水资源困境:

  人类文明进程留下遗憾

  据统计,世界范围被污染的水量超过世界上10大流域的总水量。如果污染的增速与人口增长同步上升,那么到2050年,淡水的损失差不多将是目前每年灌溉用水量的九倍。

  污染洪灾旱灾———与水有关的灾害

  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较长时间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政策,不仅这些国家国内江河湖泊水域遭受严重污染,而且殃及邻近国家。联合国水资源评价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6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全球被污染的河流占40%以上,其中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无一清洁,美国40%的水资源仍被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差强人意。

  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自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污染一直是“三大污染源”的主要因素。18世纪英国泰晤士河曾因大量工业废水倾入而一度完全丧失利用价值;欧洲著名的莱茵河曾因工业污染导致河中鱼类消失殆尽;伏尔加河沿岸75%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中;在美国,每年有超过80亿公斤的氮和20亿公斤的磷排放到淡水水域之中;亚洲恒河被列入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2010年10月11日,匈牙利政府宣布,匈牙利一家铝生产贸易公司有毒废水大量泄露,不仅造成本国和周边国家的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污染了多瑙河支流。农业污染主要来源是农业污水,特别是通过灌溉或雨水,将农田施用的化学农药和化肥带入水体造成农药污染或富营养化。专家们警告,农业污染对水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有可能超过工业污染。欧盟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欧洲,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比预计的要严重得多,从现在起50年内,六万平方千米的含水层将受到这种污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水污染的60%是居民家庭排放的生活污水,其中蓝藻、红潮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污水。

  水污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缺乏清洁用水和卫生条件日趋恶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近70亿人口中,每六个人就有一人得不到清洁用水,每三个人就有一人因缺水而无法获得卫生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约90%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这些国家已有约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全球20%的淡水鱼类将成为濒危种类或灭绝种类,目前全球至少有1/5的淡水动植物濒危或灭绝。2010年3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第18个世界水日的致辞中说,201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然而,目前全球有超过25亿人生活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的环境里,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5%以上。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非洲的河流面临极大的威胁,这导致非洲大陆1/4处于严重缺水状态,1/3人口缺乏饮用水,有半数的非洲人因饮用不清洁水而染病。全球每年有150万五岁以下儿童由于饮用不清洁水、不安全的环境或个人卫生而丧生。

  我国防污治污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和工业占比较大,仍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防污、治污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虽然曾有1994年的淮河水污染、2002年的南盘江水污染、2003年的三门峡水污染等12次重大水污染事件,但都是零星的。2004年开始,我国水污染进入高发期,2004到2006年三年,就发生了四川青衣江水污染、沱江磷污染、松花江重大水污染、白洋淀大量死鱼、湖南岳阳砷污染等十几起重大事件。环境管理机构将中国48个主要湖泊认定为“严重污染”。在从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长江和黄河所提取的水样本中,有1/4被发现污染严重,甚至不能用来进行农业灌溉。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09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达到42.05亿吨,比2008年增加了近2亿吨,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11.66亿吨,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为27.55亿吨。黄河干支流共有4457.3千米河段符合V类水质标准,占总河段的三成以上。据《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9月20日报道,流经七个省份、承载占全国10%人口的海河流域,2009年全流域五类和劣五类水质面积达到6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不足三成,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仅在70%左右。

  我国“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总体上提前实现。我国政府对联合国提出“在2015年使饮水不安全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做出了庄严承诺,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抓紧实施。在2000年底,我国农村有3.79亿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在2001至2008年期间,全国共安排投资656亿元,解决了1 .7566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决定,要在2013年底前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

  气候变暖,水将成为战略资源宠儿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世界水消费量的约70%用于生产粮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数据,生产1吨谷物所需的水量:小麦是150吨,大米是2659吨,玉米是450吨,大豆是2300吨,平均需水约1000吨。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食用各种肉类产品相应增加。据统计,1990年世界食用肉需求量约1.5亿吨,2003年增加到约2.5亿吨。按玉米来计算,生产一公斤食用肉所需的饲料:牛肉是11公斤,猪肉是七公斤,鸡肉是四公斤。食用肉消费量每增加一亿吨,谷物需求量就增加七亿吨。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所长紫田明夫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粮食预测没有考虑到水供应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21世纪初的世界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无疑是水”。

  农业发展以及人口不断增加,“人类的用水量正在不断增加,把生产和加工日常饮食所需的水全部计算在内,日用水量大得惊人。”英国资深水资源问题专家弗雷德·皮尔斯在《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一书中指出:人类“像海绵一样吸水”,“一年中,一个人大概能喝一吨水,洗澡、做饭等生活用水约为50-100吨,为满足一年衣食需求而种植农作物所消耗的水则在1500-2000吨之间,能装满大半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皮尔斯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消耗的水资源不再仅仅局限于其生存所在地,而是整个世界的水资源。他预测:“到2025年,水资源匮乏将使全球粮食产量每年减少3.85亿吨。在未来20年内,水资源匮乏将使世界上的粮产区从现在的北非、中东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缺水国家发生转移。随着全球河流干涸,谁养活世界(人口)将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又极不均衡,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拉美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和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很少,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但降雨量仅为世界降雨量的36%。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特别是日益加剧的饮用水匮乏产生一个危险的现象:因缺水而移民,全球缺水地区每年有2000多万人背井离乡。

  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水可能成为战略资源,如果说能源安全是当今主要的全球问题之一,那么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水资源安全将上升到首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水资源项目主任吉尔·博格坎普认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水危机其实不是水资源的危机,而是水管理和水利用的危机,我们必须更加高效、可持续地利用现有水资源。”博格坎普指出:“如果不尽快转变水资源管理理念,那么50年后人类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更为严重的缺水问题。”

  对有限又分布不均和变化难测的淡水资源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灌溉系统工程建设。灌溉系统工程是人类发明的首要技术之一,热带岛屿巴厘岛就是一个明证。我国早在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就领导修筑了世界著名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以占全球7%的耕地,不仅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且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兴水利建设。从1949年到1979年,我国共建成大、中、小(10万立方米以上)型水库8.6万座。改革开放30年来,又建设各类水库827座,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水以来,国家重点抓了防洪安全工程,一是实施了长江、淮河、海河、松花江、嫩江等大江大河堤防工程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主要江河的防洪能力。二是实施了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善了水库安全情况,促进了水库效益的发挥。但是,我国防洪减灾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主要问题是大江大河支流的防洪工程建设、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滞后,遍布全国的大量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偏低。

  在各国加强宏观管理水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国际和有关国家之间的合作。据英国《独立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有一半人口生活在与邻国分享河流和湖泊的国家里。地球上有214个河流和湖泊系统跨越一条或若干条国界,其中148个水系统经过两个沿岸国家,31个水系统流经三个国家,有的水系统流经的国家多达12个。特别是人口众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降雨占比较小的亚洲国家更要加强合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水资源研究所发表报告警告说,如果不投资建设灌溉系统、减少水的浪费,那么到2050年时,亚洲国家所需主要粮食品种的1/4以上将依赖进口。国际和有关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避免发生水资源争夺战,协力应对水资源短缺和供应问题。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研究发现北山中酸性岩成因及其构…
     北山及东天山地区酸性岩和镁铁-超镁铁岩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