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者:张耘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6

    ◆什么样的理念才能让城市更美好? 

    ◆城市怎样让生活更美好?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国家更美好? 


  编者按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200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的世博会又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但是,归根到底,美好而适宜生存的城市离不开资源。那么究竟何谓资源?我们又该怎样遴选建设一个美好城市的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过去的资源观和城市发展观已经逐渐不适应现在的国情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各行各业和各领域都在逐渐改进以往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而在城市发展与建设方面,重新定位和寻找适宜城市发展的资源和战略就成为一个重大的议题。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传统意义上习惯抓资源的思维转变到抓战略资源的策略思维。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选择适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什么是资源?
  ■阅读提示“所谓资源,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的财富和资产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一般认为,根据资源的性质,可以将资源分为3类9种。

  “资源”概念的现代含义
  “资源”的概念和人类的其他认识活动一样,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传统的资源观认为:“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传统资源观的核心是把资源等同于自然资源,同时强调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对资源财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资源观与不断拓展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产两者产生了矛盾和冲突。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和传统观念上对“资源界定”的认识产生的矛盾推动着“传统资源观”向“现代资源观”转变。现代资源观认为:“所谓资源,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的财富和资产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从现代资源经济学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对资源的分类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一般认为,根据资源的性质,可以将资源分为3类。第一大类属于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能源和矿产资源;第二大类属于社会资源,包括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第三大类属于人文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知识资源、文化资源和体制资源。所以,资源从总体上分为3类9种。
  从资源学的不同角度来看,对资源的分类也不相同。根据资源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看,资源可以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存资源;第二个层次是发展资源(第一、第二个层次意义上的资源本质上仍然属于传统的工业化资源模式);第三个层次是可持续发展资源;第四个层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第四个层次是从战略的高度对资源的把握。因此,战略资源的认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从抓资源到抓战略资源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传统意义上习惯抓资源的思维转变到抓战略资源的策略思维,这种策略转变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3点。
  第一,在新的资源观下,资源的外延不断扩展,资源的种类不断增加。这给我们认识和利用资源增加了难度。只有抓住了最高层次的资源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我们才抓住了经济、社会和环境长期和谐发展的主动权。所以,我们要从抓资源转向学会抓战略资源。
  第二,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经济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必须找到“一组战略资源”作为长期发展的支撑。城市是一个有机系统,可以分为3个子系统:作为经济体的城市、作为社会体的城市和作为环境体的城市。在这3个子系统中,作为经济体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内在动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意义上有3个鲜明的特征:第一是经济“低负外部性”的增长;第二是经济增长时间纬度上的“持续性”;第三是增长过程的速度、效益和质量的有机结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不可能支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3个特征内在要求找到一组战略资源作为长期发展的支撑。
  第三,从产业的运行规律上讲,战略资源的选择决定着城市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水平。战略资源选取得好,不仅能使战略资源支撑下的主导产业获得规模收益,而且能带动关联的相关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形成范围经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现实经济活动的特点要求我们抓住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资源。减少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而对于首都北京市来说,其城市发展的风险主要有环境问题、资源短缺和产业转型3个方面。

  何谓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阅读提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的主要特征是:战略资源是具有预期“存续时间长”特质的资源,是在禀赋上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这具体表现在,某一地区的某种战略资源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同类资源,在特定的需求条件下,数量上的供给弹性较大等特征。

  “战略”起源于古代兵法,属军事术语,意译于希腊一词“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词义是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也意指基于对战争全局的分析而做出的谋划。“战略”是指对战争、战役的总体筹划与部署。战略决定着战争全局的成败。基于战略的认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界定如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是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高级化进程中,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进步起到长期性、主导性作用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的集合”。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的主要特征是:战略资源是具有预期“存续时间长”特质的资源,这个特点决定了依托战略资源培育的产业风险较小,上游的供应链比较稳固;战略资源是在禀赋上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这具体表现在,某一地区的某种战略资源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同类资源,在特定的需求条件下,数量上的供给弹性较大;战略资源是适应城市今后“主导产业”发展的资源;战略资源是以符合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为指向的资源。
  依据不同的目标可以将战略资源分为企业战略资源、国家战略资源和城市战略资源。这3类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区别。
  企业战略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有利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形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组织资源的总和;国家战略资源是指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同时又是人民生活所必需的、不可替代的、存量有限的重要资源。而城市战略资源和企业战略资源、国家战略资源有着复杂的关系。
  第一,城市战略资源和企业战略资源。它们的相同点,是都从收益性的角度考察资源的价值,其重点在于发现资源的比较优势,增强主体的竞争力;二者的区别是城市战略资源的确立不仅要从收益性的角度考察,还要关注资源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以及资源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两者是有显著差异的。
  第二,城市战略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两者的相同点是,都从整体上研究战略,同时具有前瞻性;两者的区别是,城市战略资源主要是以资源长远发展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为根本立足点。而国家战略资源主要是以“社会总体福利”为根本立足点,因此,国家战略资源是指一些基础性的要素资源。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国家战略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些关键领域的自然资源。我国目前的国家战略资源就是要抓好粮、水、油3项。国家战略资源和城市战略资源的区别,用更形象的经济学事例来说明,就是“钻石和水”的悖论。
  我们研究城市战略资源是以国家战略资源基本满足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城市可持续发展没有外部环境,也没有讨论的必要。同时把经济全球化作为研究的另一个前提。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资源结构是十全十美的,各地方的资源总会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或优势,所以市场化以及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换机制就成为讨论一个城市(区域)战略资源的前提条件。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