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音乐家 怎样发出动听多变的声音?

作者:邓绍彬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18


  神秘的动物王国是一个美妙动人的音乐世界,那么,动物“音乐家”是怎样发出种种动听多变的声音呢?

  鸟儿的发声器叫“鸣管”,也是长在喉咙里头。鸣管里有像薄膜一样的韧带,当它们啼叫的时候,气流通过鸣管振动韧带,歌儿就唱出来了。

  青蛙的发声器则是长在嗓门里的一对黏膜褶襞,也叫声带。它那圆鼓鼓的大肚子里头还有一个气囊能起共鸣作用。当它瞪着眼睛,鼓着腮帮子唱起来时,歌声通过气囊的共鸣变得格外洪亮,几百米外都能听到“呱呱呱……”的和声。

  蝉、蟋蟀、螽斯……这些昆虫和人类的发声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们的喉咙里根本没有声带这类的发声器官,也不是用嘴巴来唱歌的。它们靠身体上特殊的“乐器”奏乐,而且,只有雄的昆虫才独具这个本领。

  蝉的“乐器”长在肚子上,结构非常精细,两边各有一个白色的、圆而大的薄膜,叫音盖,很有弹性。音盖下面长着像鼓皮似的听囊和发音膜,和身体里十分发达的声肌紧紧相连。当发音膛内壁肌肉收缩振动时,蝉就可以发出“喳喳喳”的声音。这单调细小的声音通过气囊的共鸣作用,再加上折膜和镜膜也跟着一起振动,就变成了嘹亮、高亢的“知了、知了”的歌声了。

  蟋蟀、螽斯的“乐器”与蝉又有些不同,它们的“乐器”不是长在肚子上,而是靠着双翅相互摩擦来“奏乐”的。如蟋蟀,右边翅膀基部下表面有一条横脉,上面长着许多小齿,叫音锉,在左翅膀上表面则形成尖尖的摩擦缘,叫刮器。当它“奏乐”的时候,右翅急剧地叠在左翅上面又马上分开,通过音锉和刮器的相互摩擦,发出声音。螽斯恰恰相反,是左翅叠在右翅上发出声的。

  这些鸟儿、虫儿、蛙儿的歌声是为了生理上和生活上的某种需要。穿云的山雀、绕梁的燕子,它们的清脆多变的鸣叫,主要是为了招呼掉队的伙伴和报告突然发出的敌情。昆虫的发声,主要是为了寻求配偶。比如蝉,当雄蝉振动翅翼“奏乐”时,听觉器官非常灵敏的雌蝉往往就能从很远的地方顺着音响飞去找它。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