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广州探索碳减排机制 拟成立碳中和基金

发布日期:2010/10/11 17:37:11 作者:佚名 出处:新华网

  最近,广州正式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2011—2015年)》(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一年开好局,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三步走步骤——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将从目前的每万元0.685吨降到0.54吨~0.56吨,这意味着整个”十二五“期将年均下降3%。

  为实现此目标,广州提出将推进低碳“十大”工程,具体包括低碳产业促进、能源高效利用、低碳技术开发应用、碳汇产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低碳交通出行、低碳园区示范、碳市场培育和创建低碳型消费模式等。

  比如在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工程方面,《意见》提出,重点研究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二氧化碳捕集、运送、埋存和有效利用技术、智能电力系统开发和电力储存、排放监控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应用等等。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清洁汽车技术和汽车尾气控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等方面也将有所突破。

  据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介绍,广州将实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与建筑一体化的光伏屋顶、光伏幕墙等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项目。

  “发展低碳经济,技术的开发应用最关键。”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浩钿分析指出,而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低碳,以达到结构性减排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除了政策的引导,培育市场机制来促进减排也相当迫切。《意见》中就提出了要建立国内有影响的碳交易市场,率先形成碳市场服务体系的目标。

  比如,积极探索节能量和节水量指标交易,试点开展以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物为主的排污权交易,研究碳减排交易机制;探索发展碳金融,支持开展碳交易业务;积极推进林权交易,开展补偿机制试点研究。

  此外,广州还将研究设立碳中和基金。“我们的想法是一种专门用于解决碳中和这样的基金会,属于公益性的生态基金。”广州产权交易所总裁李正希解释说,主要用于生态扶贫、用于低碳研发和生态系统补偿。而资金来源则主要向企业募集。李透露,目前有不少企业响应,如果可以办成,可以筹集到2亿元到3亿元。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系统人士指出,“目前这些内容都还在摸索中,接下来我们也会专门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来推进这些工作。”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