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门
- 没有文章
最新推荐
南海三山:信息化统领低碳智慧新城
发布日期:2010/12/21 8:39:29 作者:内详 出处:南方日报
![]() |
![]() |
![]() |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佛山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战略设想。计划通过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将佛山打造成先进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以及环境优美和谐的智慧城市。
此举在学界、产界和政界均引起了热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对此评价为:既把握了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也把握住了佛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
位居广佛中央的南海三山新城,正朝“智慧佛山”方向进行一次革命性的尝试:以低碳型智慧数字城市建设,为广东乃至中国探索一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化和建设生态文明有效融合的全新路径。
12月15日,三山新城正式启动广东首座低碳城建设。包括香港中文大学、IBM、西门子、南方传媒集团等专业机构和低碳数字领域的知名企业,共同在三山成立全国首个低碳城市方案解决中心。
在这一架构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将为三山提供低碳城市的科学规划及指标监控;IBM、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则为三山低碳数字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可以设想,这座数字智慧新城若成功崛起,将不失为一个21世纪的国际低碳城市样本。
数年“潜伏”目标低碳数字智慧新城
对于三山而言,“低碳—数字—智慧”并不是一个仓促的决断。在此之前,三山已“潜伏”数年,并做了生态修复、基建完善和科研规划等一系列工作。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受邀组织专业团队,利用遥感卫星热能监测技术,对三山新城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进行科学研究。与此同时,三山聘请新加坡裕廊顾问公司对新城产业战略发展进行总体研究。
根据这些调研,《佛山市南海区三山新城战略研究》、《南海三山新城城市建设战略研究一期报告》、《三山科技创意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报告相继出炉。
从地图上看,三山处于广州新客运站2.5公里辐射圈内,与广东金融高新区、广州知识城相邻。裕廊顾问认为,高铁将使城市资源重新评估、定位和布局,周边城市在高铁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将同步发展。“三山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低碳环保和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三山新城负责人也认为,轨道交通时代让传统城市发展中的区位优势逐渐淡化甚至抹平,新的生产要素也将“择良木而息”。在这一语境下,三山选择了一条跃过工业化的城市化路径,“低碳—数字—智慧”的主题城市思路也随之而出。实际上,在这一城市主题中,低碳环境是吸引低碳产业和打造智慧生活的基础;而智慧生活和低碳生产,既依赖数字技术的信息化支撑,又反过来助推低碳环境的良性改善。三者环环相扣、互为逻辑。
因此,裕廊顾问的规划将三山定位为:以新兴、高端产业为重点,集工作、生活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式国际生态科技新城。这得到三山的充分认可。
具体而言,三山将以绿色低碳理念为先导,以科技创意、商贸物流、文化休闲产业为基础,从低碳能源、低碳建筑、智能交通、智慧人居、数字城市等方面着手,致力于打造数字化的智慧城市。
IBM、西门子方案: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一是发展信息产业;第二是以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产业;第三是以信息化技术构建现代城市。”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在近日与本报的交流中,对“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做出进一步的解读。
结合去新加坡考察的感受,陈云贤认为,智慧城市是包括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交通和智慧人居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而这一目标,正是三山以低碳立城探索的发展方向。
在本月15日的广东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上,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南区总经理农克强介绍,西门子的环保业务组合可优化三山新城的工业、交通、日常生活等所有用电环境,提高能源从发电、输电、用电能源转换链中的使用效率,以减少能耗和污染,打造智慧电网。
而根据IBM的解决方案,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能够把IT资源、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还能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统一提供服务。这种模式有望在三山低碳数字智慧新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按照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未来的低碳数字智慧城市,将涵括城市云、健康云、产业云、物联网云等多个层面。
在城市云方面,未来三山可通过手机信号定位,快速掌握各种交通工具、道路、地区的人流情况,而这类信息又可供城市管理部门更科学地规划商业区、居民区、公共交通、医院、学校,甚至加油站的布局;在健康云方面,保险公司、患者以及各级医院可统一在一个云平台上,实现检验结果和电子病历共享、远程会诊、网上挂号和预约门诊等高效服务,减少病患排队、报销的痛苦,节约整体社会的资源;同时,通过产业云平台,可在统一设计标准的同时节省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使其投资能集中在核心制造优势上,而不是花费在采购等环节上。
三山新城负责人表示,IBM、西门子等提供的低碳数字智慧领域的专业解决方案,将让三山低碳数字智慧新城建设拥有极为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支撑,更为智慧和便捷的人居模式也将尽快得以建立。
观点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三山新城低碳城市方案解决中心总顾问邹经宇:
三山示范意义在于“注重可持续”
三山低碳城市的建设的关键是,在新城刚刚开发时便从规划入手,利用遥感卫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数字化手段,建立起低碳城市的科学考量系统,以建立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科学的系统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首要任务。
建低碳城不能只造概念和喊口号,却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三山低碳新城规划为此在一年的监测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碳汇计算、热通量计算和城市微气候系统等各项具体指标,今后会对整个城市的各种因素进行持续监控,使低碳城市的建设有切实的定量分析支撑,这在其它地方是非常少见。
另外,三山的低碳城市建设并没有急功近利,而是通盘考虑到低碳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三山将在辖区内对市民尤其是小孩进行绿色理念教育,并通过夏令营等方式,让三山的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香港等城市的低碳氛围,培养其低碳、环保意识。
不管是制定“低碳”的具体指标,还是运用高新技术的持续监控以及下一代的绿色教育,可持续性是贯穿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三山建设低碳新城的示范所在。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南区总经理农克强:
建绿色新城关键要应用低碳技术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人、环境和价值三者之间实现一个平衡。环境方面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保护环境,即生产的产品要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从价值创造层面来说,要为整个社会不断地创造价值,以此作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要兼顾对人类的责任,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因此要认真地履行社会责任,并造福子孙后代。
所以,非常高兴能参与到三山新城低碳城市解决方案中心这个项目当中来。在西门子看来,三山新城打造绿色环保智慧低碳城市的关键就是要采取绿色环保的低碳技术。
以刚刚完成的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例。经过3个多月研究,西门子向广州市政府提供了4个领域的分报告和2个专题报告。在超过200个节能措施技术里面选出了17项最适合广州实际情况的节能措施。应用现有的节能技术,到2020年广州在建筑领域预计可以减少大约24%的能源消费。而在交通方面,到2020年广州在交通领域预计可以减少大约19%的交通能源消费,并能有效地减缓拥堵状态。
因此,西门子是三山新城打造低碳数字智慧城市的一个理想合作伙伴,期待着今后与三山新城在各个领域展开合作,参与到低碳城市的发展当中。
佛山市南海区副区长朱武:
为建设低碳城市探路
在过去几年里,南海致力于环境治理,开展了企业治污、行业治污、区域治污等各项举措。截至目前,一共关停建陶、玻璃、纺织、发电厂等数百家企业,南海的区域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并且实现了从重增长、轻环保转向增长与环保并重,从先发展后保护转向保护和发展同步,从单纯运用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三个转变。被国家环保部周生贤部长评价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
治理环境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当环境逐渐变好时,我们开始思考,在后节能减排时代南海怎么办?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产业环境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城市化路径。我们认为,产业、环境与城市是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的,有好的环境才能有好的产业,有好的产业才有美好的城市。三山新城位于广佛核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这个基础上我们以绿色低碳理念为先导,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地发展科技创意、商务商贸、文化休闲等与城市环境相共存的产业,打造一个低碳、数字、智慧的休闲人居城市,这个发展思路是南海产业、环境与城市三者相融合的最佳体现。
南海区委、区政府将大力支持三山新城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供资金、人才、机制、体制等全方位的保障。我们希望汇集各方智慧,为三山新城、为南海、为广东乃至为全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IBM全球信息技术服务部华南区经理戴曦海:
建智慧城市,信息技术作用不可取代
绿色低碳已经不是一个公益性的行为,无论对城市管理机构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减少对环境破坏和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已成为必然选择。
对企业或城市而言,如果我们能用一个创新智慧的方式去实践绿色环保,那么对实施方而言并不一定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反而是一个节约成本开创新业务模式促进竞争力提升的好机会。而要成功实现绿色变革,IBM认为有三部曲。首先,根据城市和企业的状况制定可持续性解决方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各项流程和产品带来的环境影响;其次,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建立一个智能系统,及时向管理部门通报情况,更好地管理能源和资源;最后,在城市或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绿色IT架构,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提升计算能力,处理飞速增加的数据和信息。
在实现绿色发展的时候,政府和企业都能主动担当积极的角色。政府应在城市规划、污染监控以及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有不可取代的领导角色。正所谓有高定位才有高发展。佛山提出的“智慧佛山,四化融合”发展战略,为佛山发展可持续经济和促进当地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关键作用。三山新城作为佛山的一个新兴区域,则是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有益实践。
IBM作为全球首屈一指信息化解决方案企业,在智慧城市的落地方面有丰富经验。IBM强调一个智慧的城市离不开对丰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也离不开一个能让各政府部门以及市民有效利用信息的服务平台。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将在建设智慧绿色城市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而且不可取代的作用。
评论
以跨越式产业布局
做实低碳城概念
在今年10月出炉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低碳发展”被写入国策。
更值一提的是,低碳已从头脑中的风暴转化为胼手胝足的奋斗。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各地打造低碳城市的热情高涨,因为低碳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它既是政治机遇更是现实需要,没有谁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
在此语境下,在广佛中央崛起的南海三山低碳城就显得尤为璀璨。它之所以夺目,就在于它脚踏实地的路径选择决定了三山低碳城,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触手可及的近水楼台。三山的路径是“低碳—数字—智慧”,即为了实现低碳的目标,三山将跨越高碳的工业化阶段,直接发展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这种产业基础必将带动城市走向智能化,而智能化反过来又可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引领城市走向低碳。
西方较早时期有一种说法,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轨迹进行。该观点一度在全国甚嚣尘上,许多先发地区提出当地的经济发展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应当实现经济的“重型化”。而吴敬琏先生在广东演讲时表示,很多发展经济学家在对各国经济发展史进行全面研究后发现上述“规律”并不存在。作为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产业基础薄弱的三山选择将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逐步成为产品设计、研发、营销、服务的聚集地,这种跨越看似颇大,但不背离经济发展规律。
如果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三山的路径选择会更显恰如其分。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主要经济功能,分别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和降低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易的成本,珠三角亟需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来促进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其中,服务业各个支系间关系密切,需要相互支持,在空间上不能分布得过于分散。三山衔接广佛,发展服务业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武广高铁、广佛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建成,提升了产业集聚速度,邻近的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则提供了资金供给,给三山锦上添花。
低碳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目前业界公认的低碳城市标准是,建筑、交通、工业这三大碳排放源都实现低碳目标。而当前不少地方试图单兵突进,从节能建筑等某一个方面寻求突破。究其原因,是配套跟不上来,缺乏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这三大建设低碳城市的支撑力量。相比之下,三山低碳城就要系统得多,引入众多专业机构帮忙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从产业结构、交通规划、人居习惯、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作了通盘考虑,因为只有数字和智慧,才能让现代城市更低碳。
年轻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工业化的滞后让过去的三山名不见经传,但它也因此得以成为广佛之间难得的“净土”:水质清澈的河网纵横交错,数以千亩计的山林绿意盎然,四季花开不败,到处绿树成荫,身处城市核心却远离喧嚣。伴随着低碳时代的降临,伴随着高铁催生的城市化机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划时代革新,沉默的三山终于迎来千载难遇的发展良机,一座引领广东乃至中国低碳城市建设风潮的三山新城迎面走来。
雷辉
策划:胡智勇王军
统筹:赵进
撰文:贾抒沈文金龚庆忠
金春唐文辉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