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欧盟征碳排放费 中国航企明年或多掏8亿元

发布日期:2011/4/6 14:21:12 作者:安丽芬 出处:经济导报

欧盟征碳排放费 中国航企明年或多掏8亿元

据测算,若我国航空公司所有飞欧盟的航班均被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2012 年需要为此支付至少8亿元

◆导报记者 安丽芬 济南报道

拥有着全球最先进低碳技术的欧盟,再次挥舞起“碳大棒”,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对所有飞经欧洲的飞机收取高昂的碳排放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初步测算,若国内航空公司所有飞欧盟的航班均被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以下简称“EU”),2012年需要为此支付至少8亿元。

目前距离该法案的实施只剩下不足9个月。尽管眼下世界多国航空公司的反对给这项方案增加了不小的变数,“但这件事提醒我们,应时刻绷紧‘低碳经济’这根弦。”山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勇5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欧盟早有此意


“欧盟早有此意,只是在期限到来之前我们没感到紧迫。”周勇透露,早在2008年11月19日,欧盟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通过新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业纳入到EU,并规定从明年1月1日开始,除了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万吨的航空公司,航空公司的飞机只要在欧洲机场起降,都必须为超过免费配额的碳排放支付一笔费用。

事实上,几乎没有航空公司满足上述标准 ,一架波音747客机执行13个上海-伦敦航班的排放量就约为1万吨。很明显,该豁免标准远远低于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运输量。导报记者了解到,我国共有33家航空公司“榜上有名”,不仅包括国航、南航、东航三大国有航空公司,连民营航空公司如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也“在劫难逃”。其中,国航是国内目前拥有欧盟航线最多的航空公司。

周勇表示,这对本已亏损的航空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据粗略估计,仅2012年,赴欧的经济舱机票将至少上涨300元,而且这笔费用有可能逐年递增。“这只是个开始,以后发达国家会设下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诸如碳标签、碳关税等,额外的费用很可能由消费者承担。”业内人士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不飞或绕飞”,再就是向欧盟购买清洁能源产品。不管哪一种,都得耗费或流失大量资金。

反对声一片

“欧盟是低碳技术方面的老大,连美国也无法企及。”周勇透露,方案一旦实施,欧盟以外的航空公司都将遭殃,而欧盟拥有较先进的清洁能源产品如节能的航空器等,如此一来,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商机;退一步讲,即使航空公司不向欧盟求购,也不得不向他们交付大额的“碳排放费”。总之对欧盟来讲,是百利而无一害。

但是,受到利益威胁的多国当局及航空公司们,不会“坐以待毙”。继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开反对此事后,近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以下简称“中航协”)也发表声明称:“该制度设计存在重大缺陷,条例内容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如EU不顾反对强制推行,本会将敦促本国政府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维护中国航空运输企业在国际航空市场中的发展权益。”此外,中航协还将联合国航、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对欧盟提起诉讼。

拿起法律武器的不仅仅是中国。此前,3家美国航空公司和美国航空运输协会,已将一纸诉状递至英国的法院,要求阻止欧盟2012年开始执行的将全球进出欧盟的航空公司纳入EU ETS的规定。“欧盟制定的碳排放新规即将执行,全球航空公司都将受到影响,成本增加,但航空业是全球性行业,需要全球统一标准,才能有效减排。”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亚太区副总裁詹姆士·穆勒此前在2011中国航空上海国际论坛上表示。这一看法得到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比西尼亚的认同。“方案能不能实施,要看英国法院的态度。虽是单边收费,但是出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初衷,方案得以实施的可能性较大。”周勇说,从长远利益上和科学技术上讲,欧盟的此项议案是站得住脚的。

低碳须提上日程

既然欧盟可以收取“碳排放费”,别的国家和地区能收取吗?“也可以收。”周勇说,中国也可以实施。导报记者发现,早在2009年9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发布了一份《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的报告,提出中国可以考虑在未来5年内开征碳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预计 开征时间为2012-2013年。现在距离2012年只有一年,碳税是否已经箭在弦上?去年5月,在成都举行的2010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透露,碳税研究的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游说阶段,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征收。

“但目前我们没有话语权,在标准的制定、费用的收取以及清洁能源产品的开发方面还比较落后。为今之计,首先就是加大研发力度及再创新,制定适合国情的碳排放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周勇说,收取碳税,发展碳金融是大势所趋,我们须积极应对。目前,国际大型超市如沃尔玛的大量商品已经贴上了碳标签,并在一些欧美市场推进。“如果我们不加速,以后的商品很可能进不了发达国家的终端销售市场。”周勇说,美国2020年将对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法国、澳大利亚等也正在酝酿,而我国一半以上的产品属于高碳,压力很大。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