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低碳耕作”既环保又增效

发布日期:2011/4/18 11:06:39 作者:佚名 出处:四川农村日报

  时下正是春耕大忙时节,在福建莆田,“低碳耕作”成为今年农民种田新时尚,农民们认为,这是一条既环保又增效的路子。

  紫云英可以吃,但在莆田市仙游县书峰乡兰石村,农民舍不得吃这种菜,而是把它留给600亩农田作为 “营养餐”,以提升农田质量及土壤肥力。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过去那种养猪养牛自制有机肥的状况越来越鲜见。有机肥的来源减少,导致现在种植业生产过分依赖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致使农产品品质下降,影响农民收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效,兰石村去冬种植了600亩紫云英作为今年早稻田的基肥,促进土壤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种粮大户颜文华说,种了紫云英不仅可使土壤变松,每亩因此可增产50至100公斤。

  连日来,荔城区新度镇大坂村养殖大户张文忠正忙着用发酵好的猪粪为大棚蔬菜、果树和早稻田施肥。养殖户蔡天廉家的鸡粪同样受欢迎,每天都有拖拉机来装粪,鸡粪供不应求,周边不少农民将买化肥的钱拿来买畜禽粪便作肥料,既环保又经济。2007年起,蔡天廉承包了东宋农场,办起了大自然农业果园养殖基地。这个养殖基地养了15000余只蛋鸡,目前可为当地农民提供粗肥300多吨,实现了“低碳”种养的生态良性循环。

  农作物种植,水和肥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莆田后海垦区500亩蔬菜通过水肥一体化设备实行滴灌式浇水施肥,不仅节省人力,还极大提高了水肥的使用效率。在种养大户许庆煌的蔬菜大棚里,只要打开阀门,水肥混合液就像自来水一样,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蔬菜的根部。许庆煌说:“用这套系统可以节约肥料30%,人工费一亩也可以节约120元。”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