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生活 >> 正文

农民享受绿色能源新生活

发布日期:2011/9/9 10:07:39 作者:张惠惠 吴… 出处:人民网

  人民网黎平9月9日电 (张惠惠 吴兴文 刘辉)“我家做饭用沼气、洗澡用太阳能,以前院子里满地堆柴,现在院里干干净净!”黎平县德顺乡地青村的石亮成谈起农村沼气的好处喜不自禁。2010年,黎平县投资580余万元,新建户用沼气池700个,300 m3中型沼气池2个,500m3大型沼气池1个,使生态家园的建设呈现朝气蓬勃的景象。

  像石亮成一样,目前全县70000群众都享受到了绿色能源带来的新生活。自1999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黎平建起沼气池15695口,节省23542.5吨薪柴,相当于封育了54932.5亩山林。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58.44%提高到2010年的74.6%,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全国绿色小康县。

  为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黎平县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渠道大力宣传沼气建设的意义,让农民了解沼气建设带来的实惠。为将沼气池建设落实到位,县农业局与各乡镇农牧站签订沼气建设工作责任状,每个农牧站明确一名技术员负责为当地老百姓建造沼气池进行免费指导,并长期对农村沼气建池户和沼气生产工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农村沼气的长效管理机制。

  通过积极探索推广种养基地沼气池、大中型沼气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建设,黎平县建成了“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有机肥生产利用、沼渣和沼液还田—农作物生产”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乡镇农户的卫生状况及居住环境大有改观,尤其是农村妇女通过使用沼气,从烟熏火燎的传统炊事方式中解脱出来,改变了“烧柴做饭烟熏眼,粪水蚊蝇满庭院”的落后状况,降低了人畜发病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又减少了支出。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