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合肥低碳农业发展渐成气候

发布日期:2012/8/18 2:42:48 作者:李祥 柳书… 出处:合肥日报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六化”并举发展低碳农业,取得明显成效,既减少能源消耗,也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

    农业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

    在生产投入方面,我市通过推广和使用新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施肥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碳排放。据农业部门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0万亩次,占作物播种面积的80%以上,开展大宗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155万亩次,亩均减少用药量30%~50%。

    在生产过程中,合肥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钢管大棚、避雨棚架和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等节水、节肥、节工、节地、节能技术和设施,以及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便综合处理等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技术,努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

    资源利用循环化,废弃物沼气化

    合肥以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循环利用为核心,促进了低碳农业产业发展。据统计,今年全市午季共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164.5万亩,机械化还田率达50%。农业生产形成的废弃物,被制作成了沼气,此举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户用沼气累计达8.48万户,养殖场沼气工程达389处,预计年可产沼气2900万立方米,节约标煤2.07万吨,相对于减排二氧化碳5.38万吨。

    种养立体高效化,农业生产集约化

    近年来,我市通过发展林下种养、稻田养鸭、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等高效种养模式,发展多样性的高效生态农业,种养高效化,生产集约化,大大提升了合肥农业低碳化发展进程。比如,我市大力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田头窖”堆腐还田等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碳质,上半年,全市共推广秸秆腐熟还田面积64.5万亩,使用腐熟剂857吨。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