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展会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2005年考研政治的新变化和命题趋势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考试来源:时事资料手册2004年第6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26
 

    编者按:《2005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政治)》的变动点多,在保持原结构体系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或删减了一些知识点,但调整的幅度并不大。针对这一新变化,如何做好考研复习?如何把握难点和重点?本刊在对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见本专题《关于考研政治,你需要什么》)的基础上,就考研学生关心的问题,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的韩海涛和范晔两位老师撰写了一组稿件,对每门课程中的考点变化情况,命题规律和趋势以及复习对策作了详细的分析。另外,还有本刊独家采写的往届考研学生的备考经验以及本刊权威资料———《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事复习50题》等,供广大考生参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全部政治理论课中分数最多、难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哲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把握,力求记得清楚、理解得透彻。在此基础上,提高运用基本原理概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新增知识点往往是命题重点
   

    考生要注意通过大纲修订说明寻找命题信息,历年考试中新增考点往往是命题的重点。比如,今年新大纲中增加的7个知识点中,有5个是要重点掌握的。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某种社会现象,它与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境界的相互关系。其实质是要回答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够指导我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人不能脱离客观世界,不能脱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也指导我们正确地把握自我、规范人生。它告诉我们,虽然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单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任何人都必须同其他社会成员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生产劳动,以解决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等问题。
   

    第三,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哲学的世界观不仅要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包含对对象意义的理解和评价。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价值观,决定人对对象和人自身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原因和结果。
   

    首先,把握什么是原因和结果。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只要有一定的原因出现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结果。只有同时包含时间顺序和必然联系两个特点,才能确定“在此之后,因此之故”的因果联系。
   

    其次,把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比如反馈原理。要掌握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为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果观念只不过是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另外要了解,一些唯心主义者认为,在微观世界中没有因果制约性,电子等基本粒子的活动具有“自由意志”,它们在各种可能性中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
   

    这部分要注意知识点的考查和多项选择题目。
   

   3.可能性和现实性。
   

    首先,把握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是客观事物内部包含着的这种或那种发展的趋势。现实是可能的实现,是相互联系的变化发展着的各种客观实在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重点区分可能和不可能。不可能性是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
   

    区分现实的可能和非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在现实中有着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非现实的可能性则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只在以后的发展阶段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但抽象的可能毕竟是一种可能,因而区别于不可能。随着条件的成熟,抽象的可能性就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可能。
   

    把握可能的量的方面。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即或然率,这就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测定。把握可能性的量的方面,分析或然率,这是精确地规定行动目标和实施步骤的重要条件。
   

    其次,把握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可能和现实是对立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4.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意识形态是指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观念和经济主张等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因此具有阶级性。意识形态存在三种不同的体系,即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先进文化逐步战胜落后文化的过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二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进步,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深化了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它解决了已经取得政权的共产党应该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证明,要推动社会进步,就必须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意识的产生、本质及能动作用”、“可能和现实”、“原因和结果”,是重新恢复的考点,值得重点关注。
   

    二、把握基本原理,掌握难点、热点和重点
   

    按照大纲,哲学可以分7大部分,它们是:1.什么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2.唯物论,主要问题是解决世界最终是什么东西存在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即物质论、实践论、意识论。3.辩证法,主要是回答物质世界究竟怎样存在的问题,包括两大总特征,即联系观、发展观、三大基本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范畴。4.认识论,认识的产生和本质、发展过程、真理观及辩证思维方法。5.唯物史观,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历史问题和人的问题。6.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科学技术三大动力及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作用。7.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形态及其特点,人的本质和价值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
   

    如何掌握好这7个部分?
   

    首先,要有将基本原理转变为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在复习时,大家应主动将所学原理与我们的现实相结合,对每一个概念和原理都要争取能举出1~2个例子来加以验证。如果能够很熟练地举出例子,这说明考生对概念、原理已有了较好的理解,否则就说明考生还停留在书中已做出的解释和说明上,对知识点本身还没有真正理解。
   

    其次,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哲学的难点、重点。其中,特定年度的特定考点、有纪念意义并且与大纲考点相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政治理论中的新突破点、新观点都是命题的重点。哲学考试总共22分,含辨析题1道6分,分析题1道9分,二者占总分的2/3。在去年的考试中,辨析题考了漫画题,而且是逆向思维的思路,能够答对的同学极少;而分析题考查的是“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这个不甚重要的考点。哲学考试的难点主要是辨析题和分析题。由于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在哲学复习中,不掌握知识点当然不行。哲学复习的重点必须在掌握知识点之后去运用这些知识点,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方法。哲学考试从知识型向综合型、从纯书本知识向当代知识转化,从知识点考查向知识点运用转化,向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哲学考试具有分析性、综合性、当代性,而且重要的是具有方法论意义。
   

    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命题有三个重要转变:其一是材料的选择从哲学史向现实生活的转变;其二是要求运用单一的原理进行答题向运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考试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考试:

  • 下一篇考试: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