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生活 >> 汽车 >> 正文

车让人:当制度约束成为习惯

Eedu.org.cn 作者:沙森    文章来源:科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31
摘要: 一位外地司机在杭州观察了41分钟,其间有270辆浙A牌照的车通过,全都是车让人。不管细节有无出入,杭州人的确在践行着汽车社会最起码的规则,车让人已是杭州街头寻常而动人的风景。

 

涂梦萦供图

■沙森

近日,一件事在热传:一位外地司机在杭州观察了41分钟,其间有270辆浙A牌照的车通过,全都是车让人。不管细节有无出入,杭州人的确在践行着汽车社会最起码的规则,车让人已是杭州街头寻常而动人的风景。

杭州是怎样做到车让人的?据了解,斑马线礼让行人,2005年就被列入了杭州公交集团规章,迄今已进入第11个年头。对杭州上万名公交司机来说,“斑马线礼让”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历时数年,经历了教育培训、制度规范、激励考核甚至严查重管,最终把这项安全文明行车规范变成了杭州公交司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

多年的坚持证明了,公交车礼让行人把杭州的出租车、私家车等社会车辆带动起来,一起在斑马线前自觉礼让行人。

杭州交警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率先在全国发起“斑马线礼让”倡议的城市,杭州已经攒下极高的美誉度,但斑马线的礼让行为仅凭司机的自觉仍远远不够。

目前,杭州共有26条斑马线安装了电子警察执法系统,从去年投入使用以来,通过非现场执法,记录了110026起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再加上路面加强了针对“斑马线礼让”的现场执法频次,从管理上基本杜绝了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

可见,在一个社会好风气的背后,必定是制度先行,只有完善的制度、严格的执行、奖罚分明的机制才会让好风气成为每个市民的习惯。

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和先进,高楼大厦不是主要标准。市民守秩序,公共场所讲文明礼让,人与人互相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软实力最终会成为大家都认可的发达的标志。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5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