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由美国于2007年出资建成的非盈利社区,位于印度尼西亚一个名为Sumberharjo的村庄,它是一个由70所圆顶小房子组成的建筑群。在印尼发生6.4级地震后,众多难民住进了这些安置房,这些圆顶安置房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可以抵御像海啸、飓风和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
这栋位于德国柏林的冰雕房子的“保质期”其实很短。
无论是浴缸还是各种装饰,这栋“冰房子”里的所有东西都是由将近1000块大冰块雕刻出来的,这栋建筑是德国银行INGdiBa在2005年宣传时,所推出的作品,它在活动结束的几天之后就融化光了。
一些房子往往会出现在一些令人完全料想不到的地方,就比如这家位于塞尔维亚西部小镇巴伊纳巴什塔(Bajina Basta)附近的德里纳河上的房子。在1986年的时候,一群塞尔维亚的年轻人建造了这栋河中小木屋,作为他们出去聚会的据点。
这栋全球“最骨瘦如柴”的房子位于波兰首府华沙。它是以色列知名作家葛瑞·凯雷特(Etgar Keret)的作品,整栋建筑物最窄的地方只有36英寸(约0.9144米)。
根据这栋“窄屋”设计师凯雷特的描述,这所独特的房子作为他的第二个家,是对他死于“大屠杀”中的父母的致敬。
这栋26层的公寓复合式建筑非常简单粗暴地引入了“城市丛林”的概念。这栋位于北京的别墅被建设在了这所大楼的屋顶,周围还摆上了各种“假石头”。
这栋“太阳能之家”位于法国东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附近的阿尔萨斯农村村庄,它被设计成了一只巨型3D日晷的造型,其与太阳之间的倾斜角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角度。
在夏天的时候,这个“日晷”的独特设计,能让它的内部营造出凉爽的环境。而到了秋天、冬天和春天的时候,穿过阳光的窗户会让里面的空间保持温暖。
或许“最炫酷”的房屋设计是能让它自己不断地变形。这栋位于捷克首府布拉格草坡上的房子可以改变它的高度和朝向。
现年73岁的捷克建筑设计师博胡米尔·勒霍塔(Bohumil Lhota),将他的房子设计成可以旋转并上下移动,这样的话,勒霍塔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将他的窗户调到视野最好的位置。
冈萨·洛杜兰(Gonzalo Duran)和谢利·安(Cheri Pann)是一对居住在美国加州威尼斯的夫妇,他们决定用时髦的纪念品、色彩亮丽的瓷砖和陶瓷碎片来重新改造他们家的外墙、地板和天花板。
这栋被洛杜兰夫妇称之为“Mosaic Tile House”(摩西的瓷砖房)的房子是由这对老夫妻亲手用成百上千的“小玩意”改造出来的。
这是一张这栋房子之前的“旧照”。多年以来,洛杜兰夫妇将它慢慢打磨成了一间“极具想象力”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