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黄河兰州段:排污上演“连续剧”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记者 曾…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9 | ||||||||
12月22日早上7时许,黄河兰州段约30公里长的河道水质开始变白。据一位目击者说:“刚开始还以为是早晨河水形成的雾气。可是到了中午,河水又变成了乳白色,就像石灰水一样,还能闻到轻微的刺鼻味道。” 这是10月22日以来黄河兰州段遭遇的第四次较大规模污染。 10月22日下午4时,兰州市南滨河路体育公园附近一排污管道向黄河排放红色污水,致使下游1公里的黄河水变成了红色。 兰州市环保局很快查明原因:兰州市滩尖子第二供热站冲洗锅炉内部染色剂“玫瑰精”,废水经市政管网排入黄河。 11月21日,兰州黄河大桥西侧黄河再次遭遇一家供热站排放的“玫瑰精”袭击,并持续约90分钟。 12月5日,大量泛着白色泡沫的红褐色污水,沿着黄河支流奔流而下。兰州市环保局认定,红褐色污水及白色泡沫污染为兰州百美纸业有限公司所排放。 兰州市环保局要求该企业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曝气池积聚的白色泡沫。 白天不排晚上排,治污遭遇“游击战”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缘何频频“变色”? 甘肃省环保局有关人士分析了几个原因:历史欠账多,污染物总量大,资金投入不足,部分老企业污染治理难度大。 目前,黄河甘肃段污水年排放量为2.12亿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6.89万吨。 其中,黄河兰州段废水排放量为1.69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94万吨,分别占黄河甘肃段的79.7%和71.7%。 由于部分企业效益不佳甚至亏损严重,使得工业污染源治理进展缓慢,早已上马的工业废水治理工程迟迟不能完成。 此外,环保部门执法装备严重落后,环保机构缺乏资金。长期以来,环保队伍主要靠定期监测和临时抽查等落后的现场执法手段,难以有效杜绝个别企业偷排或污染处理设施停运等环境违法行为。 企业治污资金匮乏,政府执法手段落后。在兰州,排污与治污打起了“游击战”,有的企业开挖隐蔽排污口,有的企业白天不排污晚上才集中排污。 医了短痛医长痛,黄河要服“长效药” 所幸的是,在几次污染事件中,兰州市环保部门均迅速展开调查、处理,遏制了事态扩大化。 12月22日,兰州市环保局接报后,迅速派出环保执法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调查。翌日,兰州市环保局通报认定污染系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将较高浓度的白色电石渣浆水排入黄河。执法人员对该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责成查找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杜绝再次排放。 为了确保黄河水质长远安全,甘肃省编制了《黄河流域甘肃辖区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 五年内,将采取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环保监控监测能力建设三大措施,建设199个工程项目,总投资高达49.7亿元,治理目标是确保甘肃段黄河2010年水质稳定达标;将建成水质自动监测信息网络系统,重点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测仪;依法关停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违法企业,防止污染反弹。 《人民日报》 ( 2006-12-29 第06版 )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2006:黄河水保工作亮点纷呈 黄河向白洋淀供应“生态水” 长江、黄河、淮河一年“喝” 黄河水资源污染不容乐观 第 人水和谐造福中华 让黄河安澜无恙奔流不息 黄河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母亲河之殇 为了母亲河的健康——关于黄 专家指出:人工改道让"黄河落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