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黄河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黄河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作者:桂娟    资讯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7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数百座城市,独在七朝古都开封创造了两个奇迹:历次黄河水患使7座古城池“叠罗汉”般层层掩埋,形成了“城摞城”独特景观;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在开封形成了河高于城的“悬河”奇观。

    今年是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位于开封的河南大学原校长李润田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封因河而废,因河而兴,其命运与黄河息息相关。”

  古都开封

    李润田教授说,黄河流域是我国灌溉农业最早的发源地和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黄河在中华民族的繁衍、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和创造力,生动具体地浓缩在了开封,而开封几度被埋又几度重建的史实,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一个将开封作为国都的是战国时期的魏惠王,公元前364年,他选中开封(当时称“大梁”)建都,与该地区距黄河、济水不远,水道四达不无关系。他组织人力开凿了豫东黄河平原上以鸿沟为骨干的大型引黄水利工程,地处鸿沟水系中心的大梁城从此成为繁华的都会。此后,历代统治者在这块土地上又建起了唐汴州城、北宋东京三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

    由鸿沟演变而来的汴河,成为后来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汴河漕运上接黄河、下通淮河、长江,给东京开封带来空前的繁荣。

    “利剑”黄河

    北宋以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由天津附近入海,距离开封数百里。它虽然不断决溢泛滥,但对开封并无直接影响。黄河真正开始威胁开封的安全,是在金代黄河向南大改道以后。

    “开封不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金代黄河河道的南移,自此开封城池紧靠黄河险工河段,首当其冲成为黄河徙、决、冲、淤的最大受害者”,李润田说。

    开封最后一次灭顶之灾是由1841年柳园口的决口造成的。

    漫步在绿树成荫、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柳园口,开封黄河河务局总工程师孟昭岭讲述了黄河曾经给开封人民带来的灾难:1000年来,开封河段曾经338处决口、开封城15次被水围困,7次洪水进城,4次遭灭顶之灾,最严重的一次死亡人数达35万。

    开封属黄河的中下游地区,穿过黄土高原后,黄河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降低,从中上游带来的巨量泥沙,至此大量沉积。到了开封境内,这种现象最为明显。据统计,每年有3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内,使这段河床每年平均升高10厘米。开封黄河河务局曾经实地测量,柳园口黄河段的河床底部,比宋金皇宫遗址处的龙亭公园内地地面高11.49米。

    “黄河就像悬在开封人心头的一把利剑,‘三年两决口’的情况,使人们经常处于流离失所境地。”孟昭岭说。“但黄河又是一条非常有创造力的河流,黄河泥沙中挟带有丰富的有机质,每决一次口,等于给土地上了一层肥料,对土壤的改良非常有好处,一年过后,生地就会变成熟地,非常适合耕种,黄河又是悬河,人们能利用它自流灌溉,所以当地人民虽怕黄河但又离不开黄河,每次洪灾过后,人们会重返家园。”

    盛世治水 

    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开启了人民治理黄河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郑州花园口至开封兰考东坝头的黄河南岸堤防建设,成为“人民治黄”首要任务。为了确保任何情况下不决口,开封市所辖87.67公里的黄河堤防,先后经过两次大复堤和历年培修,消除了解放前堤身存在的大小隐患34000多处,同时修建险工和控导工程,并放淤固堤,把黄河大堤加宽到100米,大大提高了堤身的抗洪强度。最近两年,又建成了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标准化堤防,特别是中游小浪底水库的兴建,使开封堤防抵御洪水的能力由过去的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孟昭岭说,人民治黄以来,还采取了以“人工扰沙”为主要内容的多措施治理“地上悬河”,近几年的黄河“调水调沙”生产运行,已使开封“地上悬河”情况得到有效治理,黄河主河槽明显下切,过洪能力明显增强。

    “兴利除弊”也是人民治黄的主要内容。黑岗口、柳园口的决口曾两次导致开封被灌。如今,这两个决口点不仅建成了控导性工程和险工,还兴建了引黄涵闸,满足了开封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用水的70%。黄河水还灌溉了开封近百万亩农田,淤改土地60多万亩,并向商丘、周口等周边地区送去抗旱水。

    祖祖辈辈生活在柳园口的南北堤村村民王明亲眼目睹了黄河治理前后的变迁,“黄河是我们的娘亲,但过去经常发疯,十年九淹,那时逃荒要饭是常有的事,用棍棒搭起个茅草棚就是个家。老百姓有点钱就修庙,那时候大堤上都是庙,三天两头见人打鼓抬香,家家敬大王爷(河神),但年年敬,年年淹。”

    “现在她的疯病治好了,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她了。过去的盐碱地,现在用黄河水淤成了良田,一亩地能打一千多斤稻谷,家家户户盖起了平房、楼房,村里还通了公交车。到了汛期天天有人通报水情,心里头安稳了。”王明说。

    开封市市长刘长春说,“开封是旅游城市,其北方水城的优美风光与丰富的旅游资源,都是黄河给予的。近年来开封农业连年丰收,工业用水有保障,这都是黄河带来的福音。如何让黄河水不污染,保护好、利用好黄河水,是各级政府和全市人民要做的事情。”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长三角地区将建立城市臭氧早
    母亲河之殇
    城市水安全越来越脆弱
    为了母亲河的健康——关于黄
    专家指出:人工改道让"黄河落
    支持海水淡化水进入城市供水
    黄河面临险局 “维持健康生命
    世界10大污染最严重城市 中国
    黄河水保三大重点研究项目获
    全国城市水形势恶化 城镇水环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