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 ![]() ![]() |
|
||||||||
进军奥斯卡 先学好莱坞的环保意识 | ||||||||
作者:马红漫 资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3 | ||||||||
影视拍摄“毁绿”事件的处罚标准大大提高,建设部《风景名胜区条例(草案)》(下称《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完成。根据该条例,对于严重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活动的,将被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此,我国对破坏风景名胜区环境行为处罚偏“软”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变。 《条例》的出台,弥补了《环保法》等相关法律的空白,量化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标准,提升了执行的可行性。此前,由于对影视拍摄破坏环境的处罚力度不足以产生威慑作用,导致了类似事件的频频发生。日前《无极》剧组因破坏香格里拉生态环境被处以9万元罚款的处罚结果公布后,又爆出《大旗英雄传》影视剧组毁损浙江仙都的摩崖石刻,给文化遗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遗憾的是,加重处罚只是事后惩处,并不能从源头上遏制类似事件的发生。在提升影视界影响力、拉升票房收入等利益的驱使下,影视界甘冒重罚风险的不乏其人,与一些大制作动辄上亿元的投入来看,几十万元的罚款仍是缺乏威慑。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毁绿”事件发生,对于给人类自然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而言,事后再多的罚款也是无法挽回的。 对于此类问题,绝不能倚重于事后处罚,事前的法律规范与监管介入才是关键。 从国外经验看,摄制组、环保部门的自发行动也不可或缺。当下的美国电影界纷纷以推动和宣传环保为荣,各大电影公司很早就开始关注自身的环保问题,并设置了环保官员职位。这些环保官员负责在电影开拍前与制片人或导演讨论摄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环保事项,并在影片拍摄过程中现场检查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美国政府环保部门在监管方面也有一套完整和严密的措施。制片公司在申请外景拍摄许可证时,会被要求遵守一份详细的《行为准则》,对拍摄时间、环境和景物保护、垃圾处理甚至交通和车辆停放等都有非常细致的规定。摄制组如有违规将被立即关闭该外景地拍摄,并且吊销拍摄许可证。 此外,美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实力雄厚、活动积极、意志坚决。由于环保组织对美国电影业影响甚大,所以电影界也更愿意与他们积极合作,而不愿意被他们抓“小辫子”。 正是由于摄制组、监管部门与环保组织三力齐发,才能够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使环保成为美国电影界的共识,电影制作与环境保护走上了和谐共生的良性道路。而对于中国的影视业界,除了在影视技术向美国好莱坞看齐,更应当积极效仿其打造绿色影视产业的决心和举措,建立严厉的官方监管和民间监督相互结合的机制,才能够实现环保与艺术的和谐发展。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加强管理 威海千里黄金海岸线 从普京改道中俄石油管线看环 提高环保意识远离电荒 电脑也 空调26℃呼唤公众环保意识 100元认养珍稀动物 沪水族馆 德国环保意识深入民心 保护母亲河行动大事记 落实科学发展观 共同保护母 云南:童心护卫高原湖泊 如果人间有天堂 阿里--就是我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