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 ![]() ![]() |
|
||||||||
评论:绿色GDP遭遇阻力如何化解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国际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2 | ||||||||
今天,民众、学者、舆论固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对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 但是,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合作测算绿色GDP起,就遇到反对意见。 现行的GDP指标确实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害。 绿色GDP核算是在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后的最终结果。假如能够计算出这样的结果,确实可以使GDP指标大为完善。但要测算绿色GDP十分困难,因为,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很难找到合适的价格。 当然,推测起来,一些地方政府提出退出绿色GDP核算试点,可能另有原因。比如,列入该试点就意味着本地的GDP要被减去生态环境损耗部分,而未列入试点的省份却不扣减。地方政府以绿色GDP测算的技术问题要求取消试点,环保部门除了要表达坚持下去的决心外,还要对测算绿色GDP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有足够的应对准备。 话说回来,绿色GDP面临难题,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办法衡量地方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比如,某地建立某类工厂之后,造成严重污染,其结果表现为本地人口肺癌发病率上升,或者畸形儿出生率增加,这些都可以方便地统计出来,也可以直观地反映增长的负面效应。 因此,要反映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绿色GDP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如果要下决心改变目前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重要的就是打破对GDP的崇拜本身。恰恰是GDP指标支配了地方官员的考核体系,才导致目前不少地方官员拼命追求GDP快速增长、不惜为此牺牲生态环境乃至民众权利与利益的行为模式。在GDP的基础上扣减某些因素,固然用心良苦,但地方官员很可能将其理解为,GDP指标仍然最重要,只要GDP做到足够大,即使扣减生态环境损失,也仍然可以使本地GDP保持在较高水平。而这必然会引发更严重的投资热及环境损害。 要改变地方官员的这种行为模式,最重要的是改变依据一个客观的量化指标考核官员的思维方式和制度。北京有若干区县未来将不以GDP作为官员的考核指标,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实际上,按照和谐社会的纲领,对各级政府都不应当以GDP作为基本考核指标。 因为,社会的和谐才是各级政府所要追求的目的,而社会和谐的丰富内容,显然不是用客观的数字可以统计出来的。 保护生态环境,其实可做的事情很多。虽然一些地方政府要求退出绿色GDP核算试点,但是建设绿色GDP的理念不可动摇,只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环境保护制度,也仍然能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纵容、默许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倾向,引导其成为保护生态、制止环境污染的主体。这种制度,一方面靠自上而下的监督,但更重要的,还是靠本地民众的监督。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肯定会损害部分民众权利与利益,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给他们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救济,是监督企业及地方政府最有效的渠道。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绿色GDP计算,不如增加GDP的 周珂:绿色GDP缘何遭到地方政 绿色GDP拒签污染耗能“赤字账 绿色GDP凸现污染对中国经济的 绿色GDP考验国际IT企业 林海催生“绿色GDP” 绿色GDP:以务实的行动来 绿色GDP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 绿色GDP核算量出政绩含金量 今日沸点 绿色GDP能改变什么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