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保护生态环境 农药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保护生态环境 农药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江西植保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5

   为了保证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质量,联合国在1987年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在1992年第二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并颁布了“21世纪议程”,进一步提出“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认同的行动基础的行为内容。我国政府在第二次大会上签署了“议程”,积极支持其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承担有关义务。

    1994年我国国务院批准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定为我国21世纪的重大国策之一,并把可持续农业列为我国21世纪农业的奋斗目标。《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可持续农业在技术体系上对植物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植物保护必须减缓自然资源的衰竭速度,持续的维持资源再生,以实现即兼顾当前利益又不损害长期生产的目的,达到社会的、经济的和环境协调发展。持续植保即有害生物持续治理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向目的。“可持续的植物保护”尽管已被多数国家和植保工作者确认,但其理论体系、防治技术和实践还未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在我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在实践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全国总体上还未产生应有的成效。仅从化学杀虫剂用量上看就一直呈上升趋势,农药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统计表明,我国农药的使用量连年递增,2000年达到了25万吨,其中包括大量高毒、高残留品种。但农药的利用率总体上不足40%,其余飘移、流失,污染土壤、水等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水体、土壤等农业环境的污染。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有1600万hm,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20%。与欧盟、美国等我国主要贸易地区相比较,我国农产品农药、激素等指标远远超过规定的允许最高残留量(MRL)。我国即是世界最大的农药消费国之一,目前也是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之一。农药产量由1995年的23万吨跃至1999年的42.4万吨。伴随农药产量和使用量的增长,尤其是化学药剂的连年大量使用加重环境污染和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以及农田生态系恶化,人畜中毒等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保障人们健康生活,要求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的迫切要求呼声越来越高。强化农药管理,禁止、限制“两高”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的释放,降低农药残留,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第21条决议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化学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到2000年生物农药的产量将占农药总量的60%”。虽然目前我国与这一指标差距很大,但化学农药生产和使用量的增长所引发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农产品残留超标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农药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建立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业无公害生产基地,实行绿色食品登记制度,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先后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与此同时,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出口面对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检测的高门坎绿色技术壁垒,也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法规”和农药销售与使用管理。

    综上所述,农药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国家应在产业政策上着重倾斜优先扶持生物工程技术,植物源等无公害农药的研发,这无疑是给生物农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海南省采取五大措施控制污染
    调查显示公众消费水平下降 对
    "长江女神"的生态环境:白鳍豚
    2006年中国生态环境喜忧交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开
    污水垃圾重创侨城湿地生态环
    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西部地区经
    敦煌生态环境遭致命破坏 莫高
    2006年中国生态环境喜忧交加
    好生态是怎样养成的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