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大地:全球变暖的灾难及治理困境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大地:全球变暖的灾难及治理困境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邓聿文    资讯来源:人民网—《大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2
  2月5日,北京气温高达16度,创下了167年来的同期最高纪录。据气象专家说,北京罕见的高温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有关。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巴黎发表了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18至59厘米。而在元旦前夕,中国也发布了第一份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增加1.3至2.1摄氏度,未来50年到80年内,全国平均温度将升高2至3摄氏度。为此,中国目前正在制定一项全国计划,限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这将是中国首次就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发布内容广泛的官方文件。

  的确,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被推到全球舞台中央的时刻越来越临近了。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气候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例,1990年~200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净增8.23亿吨,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27%,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将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另据国家环保总局透露,去年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2549万吨,居世界第一,比政府2000年确定的目标高出42%,当时的目标是每年排放量控制在1800万吨。

  碳排放等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中国治理碳排放的困难在于:一方面,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需要长时期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而当前人均能源消费过低,以及高碳燃料比例高而替代困难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在可见的将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增加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尽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暂时不参与国际承诺减排,但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从应对全球变暖和对国际环境负责的角度来说,中国又理应减少碳排放的数量。事实上,由于中国碳排量的巨大,国际上要求中国参与减排承诺的压力与日俱增。

  造成中国治理困境的原因,既有属于中国自身的技术和产业结构问题,更有由工业化国家开启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问题。从前者来看,由于技术和生产管理落后,特别是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市场发达程度造成的GDP总值差异,致使中国当前能源消费效率低,单位GDP能耗远高于工业化发达国家。在此条件下,要实现能耗总量的零增长或负增长是不可能的。从后者来看,当前由工业化国家领先创造的物质文明和消费模式,是基于大量消耗各种物质材料,包括能源的。由于世界性贸易的高度发展,发展中国家不但在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方式上,都在向工业化国家现有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靠拢,否则就难以形成足够的需求和经济增长点,它们很难仅靠自身条件和力量单独形成明显区别于现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消费方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在能源消费问题上则体现在人均能耗和人均GDP的关系上。只要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则相应人均能耗同样上升。除非发达国家在人均能耗上创造出新的模式,大幅度地降低人均能耗,同时保持高度的物质文明水平,否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将基本上重复工业化国家已经走过的依靠大量消费物质财富的发展方式。

  所以,中国对气候变暖的治理困境其实也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只能依靠全人类的长期共同努力。但是,要改变人们业已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乃至生存模式,何其难也!这不但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外交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几乎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如此,并不表明我们就可以消极以待,任由气候变暖的状况恶化下去。因为,如果今后的发展不能通过实质性降低排放来实现,那么中国繁荣的基础和未来的潜能就会受到威胁。在这方面,西方的一些政治家们正试图强化他们的 “绿色政策”,全球则兴起了社会生态运动, 把气候变化所致影响和社会的公正、贫穷及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中国虽然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任务艰巨,防御自然灾害(包括限控温室气体的排放)的经济能力与技术水平都极为有限,但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问题上却是认真负责的。比如,中国不仅在“十一五”规划中制定了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的目标,而且正在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以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可以说,中国对气候变暖这个全球性问题的警惕性日益提高,显示在环境问题的思考上,我们正加速与国际“接轨”。

  《大地》 ( 2007-03-01 第五期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联合国预测变暖影响 亚非成为
    全球变暖加速人类告别白炽灯
    谁为全球变暖买单
    全球变暖绝非杞人忧天 我国气
    全球变暖将彻底改变欧洲社会
    全球变暖可能引发“进化大爆
    全球变暖可能将热带雨林变草
    “蓝色”海洋暗藏生态危机 全
    应对全球变暖我有奇招怪招
    科学家发现地球北极竭力抗拒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