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草原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草原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敖蓉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0
 

    呼伦贝尔沙地上的治沙人。本报记者  敖蓉摄

    记者:与内蒙古西部相比,东部降雨量、蒸发量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草原沙化的问题依然严峻,如何看待内蒙古草原的沙漠化问题?

    孙启忠(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员):这些年来,内蒙古的沙化草原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沙化草原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全区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高达3947.98万公顷。

    张德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草原沙漠化,主要是在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和土层薄弱沙源丰富的地质环境背景下,不合理人类活动引发的。

    记者:治沙需要围封禁牧,农牧业发展也需要土地,如何解决治沙和农牧业发展这对矛盾?

    张德平:保护草原、防沙治沙,就是为了保护农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二者并不矛盾。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采取的是什么样的防沙治沙和农牧业发展方式,特别是土地利用方式,这些方式是否适合当地环境特点,是否有利于防止土壤风蚀并控制沙化,是否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和谐、永续利用。草原春秋干旱季节风力特别强,使得土层即使在细密的天然草被保护下生成速度也极其缓慢。开垦草原彻底破坏了天然草原植被,松动土层直接暴露在强风环境下,促进土壤风蚀,造成沙漠化快速大规模发生发展。为了保护生态、国土和社会经济安全,要给予天然草原生态保护以优先地位,防止任何形式的翻耕等行为。

    记者:目前我们治理草原沙化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张德平:传统游牧文化凝聚了大量利用草原的有效做法和宝贵经验。这些看似老生常谈,却是科学的、与自然和谐的实践活动,是先民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在今天仍然有效。其主要原则是:1、不破坏草原植被,采取游走的方式,将牧草利用压力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完整和健康的草原植被是防止土壤风蚀控制沙化最有效的天然屏障。2、不破坏地表土层,在大片沙质草原区,草原植被与土层一道构成防止大规模沙漠化的“锁闭层”,好似沙海上的一层“薄冰”,保护好这层“薄冰”对于沙漠化防控意义重大。3、保护水源,水是草原区的稀缺资源。不浪费、不污染水源,保护好水源就是保护草原健康和生态安全。

    记者:草原作为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如何实现草原保护和沙地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孙启忠:草原沙化治理首先还是要解决认识问题。草原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多种生物的基因库,要充分认识草原在保护我国食物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草原可供大量的绿色肉、奶产品。因此,我们应改变草原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方式,更加注重未退化沙化草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从“破坏后再治理向预防破坏”转变。

    张德平:地表土层是草原的“命根子”。保住土层,就保住了草原区自然生态的根基,保住了本区生态安全以及邻区环境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也保住了草原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但是草原的“命根子”非常薄弱————在沙质草原区地表土层平均只有约30厘米厚,而草原原生植被对土层的保护是最有效的,因此说保护草原植被,让草原永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沙治沙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文/本报记者  敖  蓉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百万株樟子松带来的绿色生机
    为了草原更美丽
    贵州首划生态功能区保障长江
    全国委员关注环保建设:建立支
    为湖南整治环保动真格喝彩
    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全球变暖可能将热带雨林变草
    草原生态的张力——留住草原
    环保总局局长:维护生态安全 
    确保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