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红网:实现节能减排条件过于空洞难免沦为口号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红网:实现节能减排条件过于空洞难免沦为口号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普嘉    资讯来源:红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7
  部分中国专家认为,只要各地认真落实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通过制度创新和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中国就完全能够实现“十一五”(2006-2010)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新华社6月3日)
  
  有中文语法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只要……就”是一条件复句,在形式逻辑中表示充分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但并不排除在别的条件下也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从新闻来看,专家对2010年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持乐观态度,似乎要实现目标满足认真落实、制度创新和提高全民意识三个条件就可以了。
  
  笔者不是节能减排专家,但要我提出解决节能减排的办法,笔者也很容易提出“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方案,制度创新和提高全民意识”三条举措,再想想或许能提出更多解决办法。从这点看,专家不过如此,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水平并不比普通人更高明。而我们总是苛求专家比我更高明,他们研究这个问题时用着纳税人的钱,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当然期待专家的研究成果让我们耳目一新,而不是重复着常识,总是用套话来搪塞纳税人。
  
  认真落实、制度创新——这样的话语成为了标语了,笔者不止一次在办公大楼看到这样的硕大红字。无论落实的态度是否认真,谁都知道工作方案是应该落实的,至于如何落实,即落实的具体方案科学性、可行性这才是专家应该去解决的。当旧的制度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时,我们都知道应该去打破它,但如何去打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那我们还得求助于专家。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会写:“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需要提高环保意识。”也许转过身,果皮纸屑又丢得满地都是。这点恐怕专家连自己的小孩也教育不好。
  
  认真落实、制度创新、提高意识,这些大道理谁都懂,知道应该这么做。我们对专家的苛求在于不单单要解决“应然”,更是要对“实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笔者看来,实际上解决节能减排问题很难,难就难在利益当关,很多情况下“环保意识”也无法高于利益驱动。政府现在非常重视节能减排的问题,也出台了许多解决方案,但到实际落实的时候却不理想。
  
  一个企业要做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排放的目标,无论技术革新还是引进设备,都不得不投入巨大成本。比如,污水排放收费最高不超过0.5元/吨,而超标排放污水收费额不足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成本的一半,而作为一个趋利避害经济人考虑机会成本后,很难做出不污染的决定。地方财政因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用,常常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环境保护投资不能有效发挥环境效益。同时,很多还造成污染的企业往往是某个地区的经济支柱和纳税大户,或是当地政府“降低门槛”招商引进来的,从落户开业起就是给地方政府带来财税的“摇钱树”。在利益面前,面对设备简陋,无防渗防漏措施,排放污水严重超标,污染周边生态环境的企业,当地政府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是客客气气打个招呼,提醒以后注意,实在难以忍痛割爱,“挥泪斩马谡”。
  
  众所周知,只要各地认真落实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通过制度创新和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中国就完全能够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我总是心存疑虑,对实现目标的态度不如专家乐观。三个前提条件实在过于空洞,要实现这些条件就很难突破“利益关”。想要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活环境良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愿望,但愿现实不是成天呼吁着的,写在横幅上的,刻在墙上的口号标语。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将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
    关注节能减排:湖北重拳整治
    中国钢铁:启动技术创新联盟
    沿江不见排污口 撒贝宁上岸探
    抓紧节能减排和污染整治
    专家为节能减排献八策 彻底转
    节能减排:既是攻坚之战更是
    节能减排没有退路
    陈清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要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