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可能蕴藏大量“可燃冰” | ||||||||
作者:颜园园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8-26 | ||||||||
新华网拉萨8月26日电(记者 颜园园)我国冻土专家在对青藏高原进行多年研究后认为,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冻土区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可能蕴藏着大量“可燃冰”。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吴青柏研究员介绍,青藏高原是中纬度最年轻、最高大的高原冻土区,石炭、二叠和第三、第四系沉积深厚,河湖海相沉积中有机质含量高。第四系伴随高原强烈隆升,遭受广泛的冰川——冰缘作用,冰盖压力使下伏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增强,尤其是羌搪盆地和甜水海盆地,完全有可能具备“可燃冰”稳定存在的条件。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固态的天然气并广泛存在于地球上,其储量预计是常规储量的2.6倍,如果全部开发利用,可使用100年左右。它还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烧几乎不会产生有害的污染物质。这使得“可燃冰”——这种有望成为新世纪能源新贵的物质的开采利用正日渐紧锣密鼓地展开。 我国是世界上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第三大国,约占世界多年冻土面积的10%,其中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面积占世界多年冻土面积的7%。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在祁连山海拔4000米的多年冻土区和青藏高原海拔4700米的五道梁多年冻土区钻探发现类似天然气水合物显示的大量征兆和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队在藏北高原羌塘盆地开展的大规模地球物理勘探成果表明:继塔里木盆地后,西藏地区很有可能成为我国21世纪第二个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 吴青柏说,目前,他们正在开展寻找“可燃冰”的计划,大量在实验室内做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此后,他们将分3步研究:在羌塘盆地寻找天然气水合物,如确实存在,则研究其分布规律和基本性质;估算储量和研究开发前景;研究开采工艺和环境保护问题。 “但这是一个非常长的阶段,至少要10多年时间。”吴青柏说,“一旦找到这些‘可燃冰’,将对我国宏观能源战略决策、开拓新学科领域和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研究人员首次在青藏高原拍到 8国科研机构参与 青藏高原隆 专家:冻土层退融10年后可能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存在4个沙尘 科学家呼吁:采取措施加快恢 全球变暖触动青藏高原 环境正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每年创造近 科学家提出中国“水乡”新说 科学家发现青藏高原在“变暖 中科院向全球招聘青藏高原研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