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青藏铁路筑就生态环保工程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青藏铁路筑就生态环保工程
作者:刘鑫焱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9-24

  ■用新技术保护高原植被  ■为野生动物搭建“过街天桥”  ■环保投资达21亿元,占工程总投资8%

  本报西宁9月23日电  记者刘鑫焱报道: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的桑曲河畔,有一块面积约4.5万平方米的人造湿地,已与藏北羌塘草原上的古露湿地连成一片。这里原是不长草的河滩,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引来水,再将铁路建设用地上的牧草连根挖出,一块块移植到这里,才营造出湿地环境。“建成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型铁路”,是青藏铁路在建设论证之初就已确定的目标。

  从2001年开工至今,青藏铁路的环保投资高达21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工程沿线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凡是途经自然保护区,铁路建设遵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进行规划。施工场地、砂石料场的选址及便道的宽度都经反复勘测才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同时,青藏铁路建设采用加筋挡土墙、“以桥代路”等新技术和新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原植被的占用面积。在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采用植被逐段移植的方法;在自然条件稍好的地段,采用人工培植草皮、边坡植被营造、恢复等技术,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里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为不影响这些野生动物的“生活”规律,保证迁徙、觅食的野生动物顺利穿越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征求有关专家意见,采用“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等方式,在青藏铁路全线建设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各施工单位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干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保证野生动物通道畅通。最近观测,有近1000只藏羚羊通过野生动物通道自由迁徙。记者在青藏铁路沿线采访,不时看到成群的藏羚羊在路边悠闲地吃草、嬉戏。

  青藏铁路建设之初,对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做了严格的规定。在西藏安多基地中铁十一局的工地上,有专门的污水处理池,生产、生活污水经过沉淀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出,对固体垃圾则进行分类处理。

  《人民日报》 2004年09月24日 第十一版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施工现场生态恢复垃圾污水集
    青藏铁路沿线灌木植被绿化带
    路,一条绿色的哈达:青藏铁路
    一个世纪的伟大穿越:党中央
    青藏铁路系列访谈:中华对角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青藏铁路将开行“垃圾列车”
    我国铁路首建动物通道 青藏铁
    青藏铁路成为人与动物“和谐
    铁路贴身而过 草原依然圣洁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