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2003年度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 | ||||||||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闻通稿98号》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24 | ||||||||
这份报告是在对全国401个城市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352个城市进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基础上得出的。 2003年度,全国401个市(镇)进行了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其中13个城市为重度污染,占监测城市总数的3.2%;21个城市为中度污染,占5.2%;50个城市为轻度污染,占12.5%;141个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较好,占35.2%;176个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好,占43.9%。与2002年比,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属于好的城市比例增加了4.8个百分点;属于较好的城市比例下降了3.7个百分点;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比例变化分别是0.2、-1.8和0.5个百分点。2003年国控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比例较上年上升了5.8个百分点。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好,且排在前10名的城市分别是:洛阳、南通、拉萨、桂林、珠海、重庆、连云港、合肥、湛江和沈阳。 2003年度,全国352个市(镇)进行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其中2个为重度污染,占监测城市总数的0.6%;9个城市为中度污染,占2.5%;150个城市为轻度污染,占42.6%;178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占50.6%;13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占3.7%。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且排在前10名的城市分别是:济南、烟台、银川、西宁、合肥、秦皇岛、宁波、乌鲁木齐、沈阳和桂林。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认为,2003年度与2002年度相比,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和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主要有五点原因。一是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2003年共建成噪声达标区3573个,总面积20386平方公里;二是“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三是噪声源控制和治理工作得到重视,一些城市对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严格管理,降低了工业噪声源和施工噪声源的影响范围;四是城建改造工作卓见成效,全国大部分城市加大了市政建设的投入,通过对主要交通干线进行拓宽、扩建,及对城市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工业企业外迁,降低了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强度;五是各城市重视控制噪声的法规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管,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噪声和对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突出控制交通噪声。 这位负责人指出,尽管目前全国城市的声环境质量尚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噪声污染投诉率高,2003年度由于噪声、振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约50次,占全国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2.7%,信访部门接到噪声污染投诉信件201143封,占环境污染投诉信件的43%;交通噪声污染仍不乐观,道路交通噪声仍是困扰城市声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城市生活区域扩大,各类公共娱乐场所数量不断增加,营业时间加长,也增加了生活噪声源的影响范围。 据了解,城市环境噪声声源分为5类: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其他噪声。影响范围最广的是社会生活噪声源,其次是交通噪声;影响强度最大的是交通噪声源,其次是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2003年度,我国城市区域噪声的声源结构为:交通噪声占23.5%;工业噪声占10.7%;施工噪声占3.5%;社会生活噪声占51.6%;其他噪声占10.7%。与2002年比较,2003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源构成变化不大。 |
||||||||
资讯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注重对河流的科学治理着力改 开发地下空间:我国城市发展 新京报:我们需要怎样的“城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全国有11 40个城市缺水率达40% 城市土地启动“空间管制” 缺水城市沧州的节水细节 城市大气污染突出 39.7%城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我国生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