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以水稻为案例的研究表明 农业贸易自由化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 ||||||||
作者:丁品 查玮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9 | ||||||||
在这份名为《中国农业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以水稻为案例的研究》的报告中,研究者认为,我国入世将加快国内优质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推动绿色食品的发展和生态农业工程的建设,这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我国实施税费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虽然在农民减负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基层财政来说,尽管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弥补,仍不能缓解财政紧张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会削减乡镇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和引导能力。 “报告”认为,我国入世后将有利于农户的种植结构向更具比较优势的水稻等作物转移。它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水稻的化学品投入、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的利用上。就化学品投入而言,假使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价格弹性较大,则全国化肥的使用将小幅增加,2005年全国水稻种植的化肥需求量将增加2.2%,2010年增加3.7%,分别占当年作物总化肥需求量的50%和23%。农药的使用量也将增加,预计2005年我国农药使用量增加为3.2%,2010年为5.7%;假使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价格弹性不大,则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减少水稻种植的农药用量,而增加化肥用量和农膜用量。就温室气体排放而言,水稻种植面积变化有助于减少全国稻田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因为在贸易自由化中可能受益的水稻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北方低甲烷排放区,而排放率较高的东南沿海以及华中稻区的种植面积将减小。就水资源而言,贸易自由化引起的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张将加重对水资源的压力。由于东北稻区的单季粳稻种植的灌溉需水量较大,东北地区面临的水资源压力很大。长江、钱塘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中部地区总需水量变化不是很大;长江、钱塘江以南地区,包括东南沿海一带,由于水资源丰富,受影响也不大。 专家因此建议,政府应加大对过度使用化学品投入的遏制力度,以协调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控制北方稻区的生产用水。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黎巴嫩环境部长萨拉夫称黎生 生态环境补偿助力环保治理 我国集中出现工业化环境问题 江苏沿海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 注重对河流的科学治理着力改 陕西省水保生态环境创全国“ 生态环境中心与嘉兴共建生态 郫县农村环境整治别开生面 我国启动"三江源"生态环境保 青藏铁路将开行“垃圾列车”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